第1049页

流民的破坏性太大了,而且杀的话也是杀不胜杀,毕竟那只是活不下去的农民而已,直接一股脑杀了,说实话就算是李轩也是于心不忍。

而把流民通通编入屯垦团的话,官方只需要支出他们头年的口粮,让他们种田,等到了第二年的时候,他们自己的口粮不但有了,而且还能够为官方贡献多余的粮食。

这些政策,算得上是军事打击和救灾相互结合!

唯一比较麻烦的就是,对于资金,对于粮食的消耗会非常大!

好在大唐王朝还算有钱,粮食的话,江南等南方地区最近几年也是没有大规模的天灾,产量在这个时代而言相当可观,勉强还能够维持。

此外,李轩还打算在移民这一项上,采取强制性的措施!

以往的移民政策还是自愿的,但是很多人宁愿饿死,宁愿当土匪,当流贼都是不愿意移民的,所以李轩打算进行强制移民。

对于土地兼并严重,又遭受了天灾的地区,采取强制移民政策,大军直接押送,把他们送到南方的几个省份去,避免他们变成新的流民。

这一连串的措施做下来,李轩觉得应该能够缓解上述几个省份的困境,要不然的话,这动乱得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

大唐王朝在上述地区采取这些政策的时候,一个又一个屯垦团是出现了,而且一开始还只是造反叛乱的流民战俘,但是到了中后期,干脆也是把动乱地区的众多普通青壮也是招募进来,然后组织到某地进行屯垦。

屯垦团越来越多,这间接也是让大唐王朝增加了更多的耕地,加大了粮食产量。

不过,很多早期的屯垦团在这个时候,也是陆续结束了他们原先的使命,有些被撤销了,而有些干脆是开始变得名存实亡,没剩几个人了,而有的,则是已经从屯垦团转变为普通的村子,而有些则是更加特殊一些!

位于琼州府临高县的第八十九屯垦团,就是大唐众多屯垦屯里很特殊的一个。

第二十九屯垦团,顾名思义,就是大唐王朝里的第二十九个屯垦团,宣平三年的时候在广东成立,成立之初,被编入了大约三千名明军战俘。

虽然第二十九屯垦团就是抵达琼州岛,来到了临高县屯垦,开荒种地,一开始的日子自然是非常的难熬,因为上头拔给的口粮不足,纵然不至于几天没饭吃,但是经常饿肚子那也是肯定的。

第二十九屯垦团的团长,大唐陆军预备役上尉吕平方,早年也是个土匪出身的他在大唐王朝夺取了两广,陆军逐步正规化后,他就是和很多土匪出身的军官们一样,逐步退出了主流,有的转行去当巡警了,有的和他一样来屯垦团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