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8页

唉,那啥,如果他们不采取免费雇佣制度的话,以苏伊士运河公司给的那点钱,他们得赔死……

整条运河上施工的人员,最多的时候一度达到了三十多万人呢,平常基本维持在二十万人左右,几乎所有施工人员都是各大劳务公司的人员,至于大唐人其实没多少,都是一些机械操作维护人员以及其他类型的技术、管理人员,撑死了几千人。

而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每年各大劳务公司都需要往运河工程补充很多的免费劳动力,要不然的话,这运河挖着挖着就没人挖了……

运河的施工人员来自世界各地,有非洲当地的土著,有西亚地区土著,有欧洲土著,有印度土著。

不过这些运河公司不管这些劳务公司用什么地方的土著施工,反正工程都已经分包出去了,这些劳务公司怎么完成是他们的事。

这些劳务公司的工作是卓越有效的,过去的几年里频繁提前完成工程,让苏伊士运河的施工时间缩短了许多。

运河的正式施工是在宣平三十九年,以前预估是要在宣平四十九年才能完工的,但是现在苏伊士运河公司很乐观的公布,预计宣平四十六年左右,运河就能初步通航。

现在都宣平四十三年了,也就是说还有三年运河就要通航了。

运河一旦通航,对埃及地区乃至整个欧洲地区的影响将会是重大的,帝国的军舰或民用船只不用在绕过非洲好望角前往欧洲,而是可以直接通过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进入欧洲。

基于这一点,大唐海军都已经是打算在埃及省的亚历港建设一个新的军事基地了,未来的大唐帝国在地中海的军事力量的主要基地,将不会是休达,而将会是亚历港。

军方这么打算,也是有理由的。

休达虽然位置紧要,但是那地方到底还是贫瘠了一些,用来充当一个纯粹的军事基地是不错了,但是潜力太小,移民没多少,甚至这破地方连粮食都不能自给自足……

但是亚历港不一样,背靠尼罗河下游平原这个大粮仓,大唐帝国将会在这里计划移民至少数十万人,后续此地生活居住的大唐人,怕是能有上百万人。

有这上百万人为依靠,亚历港作为一个军事基地的话,将会获得足够的支撑。

军方打算把帝国在欧洲的军事战略中心,从休达转移到亚历港来,从这也是看的出来埃及地区的潜力。

其他人自然也是能够看的出来,尽管目前的埃及省以及运河区的大唐人也就十来万人左右,但是未来的发展潜力极大,至少比什么休达州要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