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页

大国战隼[校对版] 步枪 1608 字 2022-10-24

大指那边一边下令要求空军某部的老轰-6紧急起飞,一边迅速协调陆航腾出空域来,同时给李战下达了准许攻击的指令:“五三三,尽全力打开通道,轰炸机至少要三十分钟才能抵达,现在就看你的了!”

“五三三明白!”

李战一压杆,战机就大角度小俯冲迅速下高度了,他道,“老张,我绕一圈,你确定攻击点,找最薄弱的位置先打开一个小缺口!”

“明白!”

凭533号歼-15s带的这点航弹根本不可能把河面的冰凌主体给炸掉,现在也顾不上用炸点来确定轰炸范围了,就找最薄弱的地方先打开个小口气,尽可能地减少压力。

第549章 水平轰炸

江城县下游五公里处的冰凌和李战原来在北库轰炸过的冰山是完全不同的,冰山基本上是一整块,就像一座山那样,你要么炸不动,但是如果你炸动了,破坏了它本身的平衡,它自己就会坍塌。

冰凌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打个比方,冰凌就是冰丘陵,不会很高但是杂乱无章的相互没有连接在一起,你炸掉了其中一些,其他部分纹丝不动,因为它们本身的平衡没有被破坏。

所以对付大面积冰凌最好的办法是地毯式轰炸,空军那边接到任务后非常直接的就选择了这个方式,很多年前空军是执行过这样的任务的,地毯式轰炸的效果最好——既然没有关节点那么我就全给你覆盖了,非常的粗暴。

李战面对的情况就非常的棘手了。

好几百米长好几十米宽的河面上满满当当的全是冰凌,就跟从河底长出来的竹笋一样奇形怪状。冰凌有好几种形态,最常见的是像门帘那样垂着的,北方冬天来一场大雨,雨水顺着屋檐往下流,温度突然的降至零度一下,这些往下流的水就迅速结成了冰。

花江上的冰凌则是由河水结冰形成的,随着上游的水流不断下来,一层一层的结成冰,最后形成现在高出堤坝的大型冰凌。最奇特的是河面不是全部都结冰了,在冰凌之间的河面河水在缓慢的流动,甚至河面有一层透明的薄冰,而水流在下方流动,就好像雪糕,外面一层是硬硬的冰,里面是固体液体混合物。

冰凌在融化,但是自然融化的速度太慢了!

其实如果当地能够引起重视,在冰凌出现的初期就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是绝对不会出现现在这种情况的。冰凌的形成所需要的自然环境太特殊了,而且当地的气温在持续上升,有一定防范措施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形成这种堵塞了整条河流的大型冰凌。

只能说当地相关部门是有些懈怠了。

李战在冰凌上空五百米的位置绕了一圈,然后调整机头方向自西向东沿着河河岸一侧超低空慢速飞行。相对高度三十米,河流在左翼,战机基本上是在右岸堤坝上空飞行,为了看得更加清楚,李战把减速板竖了起了来保持在最小速度的临界点附近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