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页

但是在东亚这里,大家没有这个条件,就只能凑合着用板条甲了,隔壁日本的战国末期常见的板扎胴就是这种板条甲。

而朱慈烺的大元帅府提出的拼接半身板甲的规格,可比日本的板扎胴坚固多了。

这是因为大明这边由有一个十七世纪的东方冶铁中心佛山,可以大量生产出用来拼接板甲的条状铁片!

南直隶这边的铁匠只需要将这些条状铁片铆接起来,就能做出半身板甲的主要部分了。

第二种甲胄规格是拼接胸甲,就是半幅拼接半身板甲,只有正面部分,没有背后部分。这么个“偷工减料”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减轻重量。

拼接胸甲是给轻骑兵用的。一副胸甲,一顶八瓣铁皮帽,一副护臂甲,一副拼接板条裙甲,就构成了明军轻骑兵的甲胄,总重也就十几斤。

第三种甲胄规格则是布面铁甲,就是把铁片铆在步衣的内里,从外面看就是一件布满铁钉屁股的步甲。这是明军最常用的甲胄,防护能力也不比拼接半身板甲弱,价格其实也差不多,缺点就是比较重……只是东南一带比较容易得到铁片,而不易得到铁板条,所以朱慈烺就把布面铁甲也列入了甲胄规格当中。

至于买什么样的甲,除了轻骑兵营之外,都可以自行决定。

第0422章 父皇,咱们比赵构可强一点了

因为是各团各营自行采购的甲胄,所以现在展示在崇祯皇帝和朱慈烺面前的克难新军的甲胄就不是很整齐了。

这事儿也是大元帅府疏忽了,元帅府允许下面自行采购,却忘记规定每个团或者营应该统一!

所以元帅府只检查甲胄是否坚固,而不问形制是否统一。因此许多方阵就出现了甲胄“夹花”的情况——一个方阵中既有人穿着闪闪发亮的拼接半身板甲,也有人穿着红色面料的布面铁甲。

队伍虽然非常整齐,可是甲胄不能统一,总是给人一种不大精锐的感觉。

至少崇祯皇帝有这样的感觉……

除了甲胄有点“花”,克难新军士兵们使用的兵器也让崇祯皇帝感到担心。

有些团队装备了半数的火铳,半数的长枪。而有些团队则没有任何一件火器……他们就不能平均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