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页

“什么时候,国人也能参与到这种定制游戏规则的战争之中去呢?”许贯武不禁郁闷的想道。

据他所知道的,cddvdhddvd蓝光等等格式的定制,统统都没有中国企业的影子。所以当中国厂商生产这些机器的时候,将不得不向标准制定者缴纳专利费用,而中国制造的产品本身就是以低廉的价格打开市场,所以缴纳高昂的专利费用,就成了中国厂商无法承受之重。

相反如果可以参与到标准的定制,就可以省去大笔的专利费用。就像内地参与制定3g通信技术标准一样,如果能够采纳其中的技术标准,那内地日后生产的3g手机就可以少缴许多专利费用。如果只是被动的接受国外厂商制定的标准,那每生产一部手机就要缴纳一笔专利费用,那样还如何能谈得上进军世界市场?!

在国际上,四流企业卖力气,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标准,并不是一句空言。

第二百九十八章 水泊梁山聚义

格式之争是旷日持久的,也需要历时数年都说不定,而事实上vhs与betaax的格式之争,持续差不多快十年的时间。

许贯武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关注这件事情,一切就交给达瑞尔·扎纽克去负责了,反正回头他和20世纪福克斯站在一边,有什么好处都可以共享。

十一月份除了拍摄《跳灰》这部新浪潮电影的开山之作,与挑动20世纪福克斯参与格式之争外,基本上许贯武没摊上什么特别的大事,一切都有条不紊波澜不惊的向前走着。

十二月份,圣诞档期,洪京宝的《赞先生与找钱华》又杀青了,一年之内连拍了三部影片,这效率堪称许氏公司第一。

不过还比不上邵氏公司的导演,张彻曾经一年拍过五部片子,李翰祥一年也拍过四部片子,都是非常高产的电影导演。

以每部片子两百五十万票房来计算,洪京宝即担任导演又担任主演,可以分得的分成高达四十多万港币。这笔巨款在当时而言可以在半山买一栋豪华别墅了。

许贯武做事从来都不拖泥带水,之前定下的分成是多少就是多少,丝毫都没有后悔过。每次香港这边电影一下档,第二天总结得出票房总额之后,当天就将花花绿绿的钞票发下去。

俗话说得好醇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大道理说一千道一万,都没有花花绿绿的钞票摆在面前管用。

洪京宝每次都能分得几十万港币,大把大把的钞票捧着,可实在是太让其他人眼馋了。不仅许氏旗下的员工看着眼馋,其他公司的员工听着也馋。香港毕竟只是一个城市而已,电影人的圈子又那么小,没有什么东西是能瞒得住人的。

当邵氏、嘉禾的员工听说洪京宝每次都能分得一二十万红利的时候,自然就免不了羡慕的要流口水。对比许氏旗下的员工吃香喝辣,另外两家公司的员工自然心中会有想法。

洪京宝之前不过是个龙虎武师头头儿而已,手底下有那么十几个龙虎武师,还没有唐佳、刘佳辉这些老师傅的门人弟子多。凭什么人家就能拍部戏赚几十万,自己却要为一点苦工资打生打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