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页

许贯武虽然不清楚《闪灵》这部片子的票房有多高,或许它当时并不十分受欢迎,而是像《银翼杀手》一样,二十年后才被发现是经典。或许这部片子会让他连成本都收不回来,但是许贯武还是打算将它拍摄出来,因为像这么好的电影,遇到了不拍都会感觉是一种罪过。

……

《闪灵》这部电影的剧本改编自史蒂芬·金的小说,史蒂芬·金是在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崛起的恐怖小说作家,被人赞誉为现代恐怖小说大师。不过史蒂芬·金对这个名头并不感冒,因为恐怖小说在美国文坛的地位并不高,就好像鬼怪小说之于香港文坛,网络文学之于内地文坛一样,总是被主流的文学所鄙视。

史蒂芬·金也一直想往主流文学方向靠拢,也发表过许多部非恐怖类的小说,像非常出名的《肖申克的救赎》等,但是因为他的恐怖小说实在太有名气了,因此人们提到他的时候还是称他为“恐怖大师”,这让他感到非常的郁闷。

就好像金镛老爷子并不是只写了武侠小说,他的社评同样非常的精彩,但是人们提高他的时候往往称呼他是“武林泰斗”,一代武侠小说宗师,对他在政治及社会领域的贡献则忽略不计了。

史蒂芬·金的恐怖小说以恐怖渲染着称,通常都只是从一件非同寻常的小事引出,继而好像毒蜘蛛织网一般,一点一点编织成铺天大网,将读者牢牢地困在其中无法自拔。

不过史蒂芬·金虽然在美国贵为恐怖小说大师,作品销量也已经突破了三亿册,堪称是当今世界上读者最多的美国小说家。不过他的小说在中国似乎并不十分着名,相反更加出名的反而是由他小说改编的电影。

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史蒂芬·金的小说,有英文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影响到读者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则是他的写作风格,不是太适合国人的阅读习惯。

史蒂芬·金的恐怖小说多夹杂大段的心理描写,并借此来烘托和渲染恐怖气氛;而中国的恐怖小说则是以故事情节取胜,每个故事都有恐怖精彩的故事情节,比如那部着名的鬼怪志异小说《聊斋志异》。

还有就是文化方面的差异,史蒂芬·金的恐怖小说植根于西方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化,充满了赎罪与惩罚之类的情节。对于不了解西方文化,不了解基督教等教义的国内读者来说,许多的隐喻,许多的指代就无法引起共鸣,也就让小说的恐怖感丧失了许多。

因此使慕名而来的读者产生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感叹,自然也就流失了相当一部分的读者。不过由史蒂芬·金小说改编的电影,还是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口碑,也算得上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

……

理查德和大卫见许贯武又挑出了一部剧本,不禁好奇的探过头去看了一眼,就见这部剧本是由史蒂芬·金所写的《闪灵》,全都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史蒂芬·金是新近崛起的恐怖小说家,他的小说的销量还都十分不错,这部《闪灵》也是近年来大热的作品,有一些电影公司打算收购版权去改编,不过却被大卫给抢先了一步。这部《闪灵》正是由他花钱购买了版权,然后请人在随后改编成了剧本。

大卫之所以对《闪灵》这部书感兴趣,除了它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名第三之外,还因为大卫本身也是一位恐怖小说爱好者。这部《闪灵》刚刚上市就被他给买了回来,之后趁着拍戏的空档阅读完之后,他马上就意识到了这部小说的价值,于是他连忙返回美国找到史蒂芬·金,然后已非常优厚的价格将这部书的影视改编权买了过来。

而事实证明他的眼光还真是不错,许贯武只是瞅了一眼剧本名称,然后又看了一下大致的故事简介,确定是自己脑海中那部《闪灵》之后,马上就决定投资拍摄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