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对定国侯世子的事情知道些,就连这位周姑娘也知道她的后路,延平王妃没有选上,在颜凛封郡王的时候同她议亲。与颜家在一起,可想而知没有好果子吃。
现在这么一想,定国侯府无端看中她,恐怕还是颜如玉的功劳在。局势到了这里就很微妙,颜如玉竟还不肯放过她。
她斟酌一番才道:“周文青与颜如玉走得太近了。”
萧闻雪冷笑:“一丘之貉,病秧子罢了,竟还妄想。”
喜怒不形于色的人竟会生气,让萧坤宁吃惊,好笑道:“你气什么?她给你选的何人?不会也是不好的吧?”
萧闻雪粉面一红,侧过身去,从萧坤宁的角度去看,露在外间的耳朵都是红的,竟这般脸皮薄。萧坤宁道道:“你且说说是谁?”
前世里萧闻雪最后明哲保身,倒也很圆满。
明光下,萧闻雪的耳朵红得透彻,眼中却镇定下来,言道:“母亲对我厌恶,不会想这些,这样也好,我也能清闲些。”
洛氏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厌恶赵熙然,连带萧坤宁都不待见,尚且是她亲女儿都是如此,又岂会在意没有血缘的。
姐妹二人说了会儿闲话,赵璨兴冲冲地跑来了,眼睛没见人就盯着桌上的糕点去了,一眼就见到糕点与众不同,同萧坤宁说了一句就拿起来吃了。
她一面吃,一面道:“前面吵起来了。”
前面自然指的是议政的含光殿,萧闻雪从来不在意这些政事,起身告辞,赵璨捡了她的座位坐下,道:“颜相不肯让镇南王尸骨回京,先生回朝后,就说道镇南王功高战败,颜相不肯也是常情。这么一句话出来,就吵开了。”
功高、战败,两个词语自相矛盾,可联系后面那句‘颜相不肯也是常情’就那么话里有话了。
看似是在指镇南王有罪,可实际是在说他功高,颜相妒忌。
听明白就明白就是贬,不明白就是夸。
这句话很有争议,就看大臣们自己怎么理解了。
萧坤宁问道:“最后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