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凝巧笑,道:“谢玙让我做的,她欢喜得不得了,这些都是借给她的。您放心,她写了欠条,等她回到长安城就还给您。再者谢玙的品性,您当知晓,不会耍赖的。”
顾宗脸色铁青,“这么多人堵着门口,我们出不去,他们进不来,进出不得,你这是想造反啊。”
“父亲,谢玙说了成亲不需旁人观礼,您在就成了。您是她的救命恩人,她只想您观礼。您看时辰不早了,您现在反悔也是不成,他们不会走的。”顾凝装作不理解父亲话里的意思,转头就往外面跑去,换着百姓近前,“快些过来,再不来米粮就不够了。”
百姓这么一听,团团将顾府门口堵住。
此时苏映坐在屋里梳妆,嫁衣都是她亲自绣的,就连发髻上的凤冠也是自己一手打造,铜镜里的女子温婉大方,她自己看着也很高兴。
谢玙坐在一侧,手中一本书看了整整一个上午,铜镜前的女子眼角眉梢都是喜色,心中可见是很欢喜的。
可惜自己为顾凝做嫁衣。
苏映心思细腻,自从她进来后谢玙不说一语,她就感知一阵落寞。
她笑着宽慰谢玙:“谢先生筹谋得当,萧姑娘必然还是您的。”
顾府的米粮就像流水一般淌了出去,铜钱也撒了遍地,短短半个时辰内,顾府地界就被围得水泄不通。
许多来恭贺的客人都被人潮挡在了外面,整座城的百姓闻讯而来,一则想沾沾福气,二则不花钱的粮食都想要。
顾宗派了人去驱赶百姓,甚至停止撒浅送粮,百姓反而越堵越多,没有得到米粮的人围着顾府不想走,激动的人极其不满,手上的东西顺手砸出去打顾府下人。
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吉时就要到了,顾宗看着门前那条道被围得水泄不通急得原地打转,顾凝却欢欢喜喜地回去换新衣。
谢玙将手中的红盖头搭在了苏映的头顶上,面色微微缓和,诚恳道:“愿你和顾凝白头到老,身在逆境而勇往直前,唯有坚韧之力才能迎难而上。”
听着这么正经的话,盖头下的苏映笑出了声:“这些话应该还给谢先生你自己。”
谢玙笑意苦涩:“我与你终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