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锋,关羽部。
若说刘备义军自李孟羲天降而来之后,带给义军最深远的变革是什么,一是李孟羲一手建立的随军生产体系,二就是,义军现在有意识的抓紧一切时间进行训练。
现在天下扰扰,哪里有时间去练一两年的兵,等兵练成再图大事。
势如潮,人如水,乱世之中所有人都是被大势推的跟头流水狼狈不堪。
拿黄巾来说,兵器铠甲都还些造反必备的军资还备好,唐周事发,黄巾被迫起义。
拿各地豪强来说,招募乡勇,乡勇还没怎么练呢,就得去征讨黄巾去了。
万事俱备,对所有人来说,所有豪强诸侯都是永远不可能达到的理想状态。
纵然李孟羲有着未卜先知之能和远超时代两千年的知识和眼光,依然永远达不到“万事俱备”,是永远达不到。
他只能让义军稍领先几步,一般势力,练兵是停下来空练,李孟羲的促使下,每日拔营前,留一个时辰,这一个时辰,民夫们正好拔营,打点行囊,并整队,同时车夫们喂牲口,辎重队清点物资,哨骑回来领补给,趁这必然要花费的时间当口,见缝插针,每日至少训练一个时辰,而实际拖延的行军时间,顶多不过半个时辰。
一日训练一个时辰,能维持基本的纪律,每日熟悉一遍战阵,也不至于生疏了战阵以致作战时影响战力。
同时,一个时辰虽然起到的训练效果不大,但日积月累,一百天,两百天后,士兵素质必然上升一大截。
那么相比那些只有停下来才抽空训练的豪强乡勇,刘备军多训练好些时长,成军速度远快于其他军队。
这一点,在关羽部尤为明显。
民夫营行军一直向前,前锋营关羽部行军是来回折返,先往前跑五十里,然后再往回跑十里,和一天行军三十里的民夫营在傍晚碰头,驻扎在中军前十里处,顺便帮兵微将寡的中军防备敌人。
行军也行军了,行军的同时,士兵的奔袭能力也顺便练了,一举两得。
同时代,有没有军队这么强的自我建设意识?应该是没有的。
大多数时候,肉食者认为人命是不值钱的,兵死了再招罢了,与其殚精竭虑的想着练兵,不如多花点心思去谋划着钻营,谋划着抢地盘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