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页

几乎每个人都在询问着一件事,“你支持谁?”这是一个最简单、最无趣但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如果只是普通的歌手对决,如果只是竞争歌手之间的对决,那么即使再热闹,也不可能达到如今的高度。要知道,“独立日”目前的声势直逼总统大选,以不可阻挡的气势横扫全球,而现在,九月二十三日的单曲对决甚至足以在话题热度上与“独立日”形成抗衡,由此可见其受瞩目程度了。

但这显然不仅仅是三组歌手之间的对决,荣耀至死、绿洲乐队和玛丽亚,似乎代表着截然不同的三种群体,但又不可避免地交集纠缠到了一起。

绿洲乐队所代表的是工人阶级的偏好,荣耀至死则更多是中产阶级的取向,他们之间的对决也被称为是重现去年“英伦摇滚对决”的场面,不过是升级版,不仅因为升级到了英国和美国两片土地之间的高度,也因为比起去年的情况,两支乐队的社会影响力和音乐市场影响力都更上一层楼。可以预见的是,两支乐队都在各自的国度里占据更大优势。

相对而言,玛丽亚的歌迷受众面无疑是最大的,涵盖了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特别是得益于流行和节奏蓝调的市场基础,即使是绿洲乐队和荣耀至死叠加起来,也不见得能够与玛丽亚的歌迷覆盖面相抗衡。

从年龄层来说,绿洲乐队的音乐粗粝而阴郁,他们的叛逆和傲慢充满了对社会的批判,更多得到了青年到中年听众的支持;而荣耀至死的音乐积极向上,真实地展现了追逐梦想的积极意义,所以他们在少年到青年之间则可以赢得更多支持;玛丽亚的歌曲大部分都是情歌,以温婉细腻的情感和恢弘大气的旋律见长,所以她的收听群听也主要是集中在青年到中年之间。

严格来说,无论是年龄层还是阶级,玛丽亚在听众基础上都占据绝对优势,这是绿洲乐队和荣耀至死所无法比拟的,这也是在目前市场结构之下,他们音乐风格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不过,显而易见的是,荣耀至死和绿洲乐队所代表的摇滚,在男性群体之中更加占据优势——这同时也是目前消费市场的主力,正如好莱坞对男性观众的重视一般,音乐市场也不例外,在九十年代的当下,虽然男女已经实现平等,但男人依旧是消费市场的绝对主要构成。

玛丽亚所代表的流行和节奏蓝调,由于玛丽亚所演唱的大部分都是情歌,自然会在女性群体之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虽然音乐市场以男性为主,但近年来惠特尼·休斯顿、玛丽亚·凯莉、玛丽·布莱姬(aryjblige)所代表的女性歌手正在抢占市场,屡创佳绩。

换而言之,荣耀至死、绿洲乐队和玛丽亚都拥有各自的拥簇,形象分明风格突出的同时,音乐的模糊界限又使得他们的受众群体相互交错,这一场对决不仅仅是歌手之间的对决而已,更多还凝聚了各个阶层、各个文化对音乐的理解和支持,这是一场牵动整个音乐市场的对决。

特别是这三组歌手目前都是绝对的顶尖歌手,目前荣耀至死、绿洲乐队、玛丽亚都拥有销量迈过一千万门槛的专辑,而且三组歌手目前所发行的专辑都取得了十分傲人的成绩,从单曲到专辑,从专业乐评人到资深听众,从流行程度到传播广度,都绝对是业界顶尖。

现在,三组歌手却选择了同一天发行单曲,硬碰硬地进行对撞,这无疑是整个音乐界的盛事,将来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没有人能够预料。

有可能是同归于尽,三组歌手彼此消耗了市场的活力,最终三者都精疲力竭,导致单曲失败;有可能是三方共赢,彼此的强有力竞争激发出市场无穷无尽的潜力,最终都爆发出不可思议的能量,使得单曲都取得远远超出预期的成绩。

当然,最有可能的是一方获胜,另外两方失败——就如同去年的“英伦摇滚对决”一般。那么这场胜负绝对就可以称之为天堂和地狱的分界线,对各自的音乐市场所产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也许虽败犹荣,赢得更多歌迷基础之后,攀登高峰;也许一蹶不振,就此沉寂下去。

所有人都在关注着这一场对决对于未来音乐市场的影响,同时也关注着这一场对决对整个社会所产生的波长。

所以,每一个人都在询问,“你支持谁?”也许许多人会选择支持三组歌手,购买三张单曲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自己真正支持的对象,似乎选择了支持对象,就代表选择了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