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幸运的是,当东半球是黑夜时,西半球是白昼。至少可以证明,这个世界依旧是有净土存在的。巴德和林恩沐浴着阳光扬长而去的背影,让人坚信那会是幸福的道路。
“洛城机密”没有采用好莱坞式的完美结局——当然,巴德和林恩的修成正果依旧是幸福的,达德利被消灭也依旧是完美的,但是,包括检察官劳特在内的腐败官员却依旧存在,而且绝对不是少数;艾德做出了最不符合好莱坞英雄的选择,他隐瞒了达德利和背后阴谋的现实,他隐瞒了劳特在内的黑暗现状,他选择了交易来换得自己的升职和未来,他依旧是电影开场时那个野心勃勃、诡计多端的年轻人。这样的英雄,更像是黑暗英雄,这与好莱坞式的幸福结局,并不相符。
不过,恰恰是这样的结局才让整个故事变得完整。坏人依旧是坏人,好人依旧是好人,好人可能变成坏人,但坏人却很难变成好人,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人依旧永远见不得光。卖淫、毒品、赌博、暴力等产业依旧根深蒂固地控制着洛杉矶,消灭了领头人并不意味着消灭了这些产业,而警察局所谓“顾全大局”的选择更是成为了孕育罪恶的温床,就好像整个“洛城机密”故事的起因一般:米奇·柯汉被收押了,达德利和皮尔斯出现了;现在,达德利和皮尔斯死亡了,洛城的灰色产业依旧有人雄心勃勃地等着接手,而腐败官员虽然战战兢兢,但却依旧身居高位。
社会,依旧是一个死循环。
事实上,“洛城机密”的结尾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问题:艾德·艾斯利会成为第二个达德利吗?
当然,尼古拉斯愿意相信艾德不会,因为艾德和巴德的战斗情谊、艾德和杰克的交心深谈,都让尼古拉斯相信艾德内心深处依旧是那个为了罗罗·汤马西而成为警探的年轻人。艾德是一个聪明人,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正义之士。
也许,这就是“洛城机密”抛出的最大问题。
可是,至少“洛城机密”给出了一点点希望,即使社会依旧黑暗、依旧腐败、依旧错杂,但却始终会有艾德、杰克、巴德这样的人良心未泯,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然后摒弃前嫌、联手合作,将濒临黑暗的世界重新拉到阳光之下。就好像巴德和林恩离开时那一片璀璨让刺眼的阳光一般。
残酷,却美好,如此结局让尼古拉斯根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内心涌动的情绪,只能是迅速站立起来,第一时间就鼓动了自己的双手,难以置信地透过朦胧的泪光看着那缓缓移动的字幕,电影院的灯光依旧没有亮起,可尼古拉斯却固执地站在原地,用掌声肆意地释放着自己内心的波涛,除了这种方法之外,他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大脑里沸腾的思路根本就无法理清,他只知道,“我会再次看一遍这部电影,两遍,三遍……”
不过,尼古拉斯不是一个人,几乎是和他同时,有四、五名观众零零散散地都站立了起来,大家都奋力鼓动着自己的双手,为电影送上了掌声。紧接着,二十几个人、一百多个人……最后整个中国剧院的观众都集体站立了起来,用热烈的掌声为电影喝彩,那雷鸣般的掌声逐渐汇成了一片,让整个剧院都开始轻轻震动起来。
电影院的灯光缓缓亮起,回过头就可以看到那密密麻麻的观众集体起立,每一个人脸上的亢奋和激动都是如此相似,而那雀跃的掌声更是如此一致,简单而准确地表达了“洛城机密”放映完毕之后的感受。
也许,“七宗罪”的主题更加沉重,更加深远,但却带着一些宗教的启示:社会真的糟糕到那个地步了吗?也许还没有,也许已经病入膏肓,电影利用了一种极端的手段来讲述故事,更多是留下了无尽的回响,无名氏这个角色身上维系了所有的思考。
但“洛城机密”的主题却更加现实,更加真切,三个主要角色的不同个性、不同选择、不同结局,清晰地代表了当今社会里的不同群体。毋庸置疑的是,“洛城机密”所讲述的故事就是社会现状,不仅仅是五十年代,同时也是1997年的当下。
“七宗罪”的结局更加黑暗,因为它没有给出一个解决答案,也许社会会继续沉沦下去,也许有一天会得到救赎;“洛城机密”的结局更加现实,对于社会的讨论也更加全面,它其实也没有给出解决答案,但却告诉了人们,不同的选择可以对社会做出不同贡献,也许改变社会就需要每一天每个人一点一滴的改变和努力。
尼古拉斯忽然就想起了雨果在首映式红地毯上接受采访时的话语,“‘洛城机密’是一部比较厚重、比较复杂的作品”,这是实话。如果让尼古拉斯来选择,他也许会更加喜欢“洛城机密”,不是因为这个结局,而是因为这部电影更加现实——那种彷佛在观看电影的同时就在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残酷现实,甚至残酷到血腥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