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回本就算赢。不过话说回来,能把商业大片拍成讨论人性讨论社会黑暗的艺术片,就这种电影的票房也能想象的吧?
所以一来二去的,业界就出现那么点微词抱怨。京影也有点折腾不起了。关键是隔壁燕影还总是明晃晃的笑话他们。所以经过慎重的思考后,决定暂时性偃旗息鼓。必须吸取前面的深刻教训,下次再找导演再找剧本,必须严格按照商业片的模式来。
——基本上就是陶暮还没入学时就瞄准的,两年后的那部片子了。
这些后话暂且不说。就说打从陶暮入学以来,不论是外形条件还是演技灵气还是在娱乐圈掀起腥风血雨的头条热度,都让表演系的老师们极其满意。毫不夸张的说,那真就是看到了打破‘京影只能出演员’这句魔咒的希望。
因此表演系的老师们虽然嘴上不说,一个个都铆足了劲儿的想把陶暮调教出来——他们就要捧出来一个演技与实力并存的超人气巨星。演技要碾压燕影,人气更要碾压燕影。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倘若陶暮在爆发时的演技始终带着燕影最得意的门生——严晟的痕迹,那就有点尴尬了。要知道严晟当初报考京影和燕影时,艺考这一关可都通过了。而且两个学校都是以专业考试第一的成绩。结果严晟却弃京影选燕影,并且在大一入学后就大放异彩,拍的第一部 电影就拿影帝。着实让燕影好生得意了一番。
也让京影暗搓搓的闹了一把心。所以在严晟之后,京影真是想捧出一个明星来。奈何京影捧出的人气最高的一线巨星就是王博远。虽然也还不错,但是跟严晟比起来还是差了那么一丁点。
所以说到了陶暮这儿就更要慎重——好好的苗子可千万别长歪了。演技像谁都行千万不能像严晟。不然就算捧出来了,只要一想想燕影那边会说出什么话,京影校方就觉得头疼。
这时候京影就分外庆幸学校有大一大二不准接戏的规定。他们必须要把陶暮调教出来再让人接戏。千万不能有严晟的痕迹在。
然而这种调教,也不是一厢情愿的。必须要找准时机,潜移默化。就跟抽丝剥茧似的,不能直接点出来,那就很容易让没有接触过太多表演的孩子手足无措。表演时束手束脚,时间久了灵气就没了。
京影的老师们为此也算苦心孤诣想方设法了,都在暗搓搓的等待时机。然而陶暮第一学期闹心事太多,请了几回假,估计也没把心思放在专业课上。再说以陶暮的演技基础,平常的课堂考核就算心不在焉也足以应付。这就使得表演系的老师们磨刀霍霍,却一直找不到下手的地方。
现在杜康出的考题却是无心插柳。让老师看到了打破陶暮身上枷锁的希望——没错,在老师眼中,陶暮身上的偶像包袱也是束缚他演技提升的一种枷锁。
陶暮上辈子并不是科班出身,他所有的表演经验都是半道上自学摸索来的。又因为严晟每次都要压他的戏,所以陶暮潜移默化的,琢磨最多的就是严晟的表演方式。
严晟是国内顶级巨星,他过于俊美的外在形象和他超高的人气保证他接拍的影视剧都是大制作大投资的商业大片。这就导致无论严晟接拍什么题材的电影,都必须保证男主角的魅力——确保严晟的迷弟迷妹们哪怕就为了严晟这张脸,都会大把掏钱进电影院。
所以严晟为了扛票房,在表演时就会不自觉的保留每一个能让他在大屏幕上看着更帅更具男性荷尔蒙的闪光点。陶暮拿他做参照,自然也会在锤炼演技的时候,下意识的保留自己的闪光点。
看在京影老师们眼中,那就是偶像包袱了。也是影响陶暮演技不自然的因素之一。之前京影的课堂考核没有新意,陈词滥调的考题没能逼出陶暮的潜力。现在看到这么奇葩的考题——即便是京影老师都觉得头痛,短时间内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所以他就想看看陶暮是怎么诠释这个角色的。
“好好表演。不要在意你的偶像包袱。”表演系老师笑眯眯的说了一句,又告诫道:“不准耍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