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再细查下去,发现山东、河间饥民流入京城,虽系灾害直接所致,实际上却与当地官员为政不良有关。尽管清朝中央政府采取一些减免措施,但是百姓生计艰难的局面并未改变。康熙虽然下旨减免了灾民当年乃至第二年的地丁钱粮,但如今米价居高不下,各种政策始终是杯水车薪。

三月一过,京城灾民陆续离开返回原籍,数月来忙着赈灾的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胤禩风尘仆仆的回到府里,没好好歇上一日,便连夜写了个折子,打算在第二日入宫述职的时候递上去。

第70章 难产

第二日下了朝,胤禩去了乾清宫给康熙请安,顺便将折子递了上去。

康熙看过之后眉头紧紧皱起,脸色也不大好了:“你要自请去两广督粮?”

胤禩恭恭敬敬地答道:“回皇阿玛的话,去年儿臣呈给户部的折子前些日子已经讨论过了。既然可行,又是儿臣起得头,自然由儿臣亲自去督促着最为妥当。”

康熙不置可否,只将折子扣在桌案上,端起茶喝了一口,才道:“你一个阿哥,从小养在宫里不事农商的,如何去做这等奴才们做的事?何况两广之地地处偏远、气候湿热,听说民风也属彪悍,你去受这等罪干什么?”

康熙脸色不愉,他心知这个儿子只怕是被之前那一番模棱两可的敲打吓着了,又丢了差事,如今想要避祸出京。

胤禩一撩袍子,跪倒在地,神色未变,只又将“读书万卷不如行万里路”的理由又说了一遍,加上年初这次饥荒让他深有感触,若要图之,一方面自然是整顿吏治;而另一方面,却是应当自粮食增产入手。他自知在吏治一事之上帮不上什么忙,因此才想去两广之地为朝廷分忧。

话说得自然是很漂亮,连康熙都反驳不出什么,只是他心中既然已经认定这个儿子成心与自己对着干,自然不会轻易松口。于是康熙不甚耐烦得打断了胤禩,挥手道:“这事朕自会斟酌用人,你也别没事想这些有的没得,你额娘如今病着,你身为人子不思尽孝,倒总想着往外跑,如何令人信服?”

说到激动之处,康熙不由又想起了福全病时,这个儿子侍奉左右的样子,再想起自己说的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居然随手操起手边的茶盏就这么砸了下去——

这话说的很重,竟然将事情往“不孝”上挂靠,胤禩脸色一白,只好住了口,几个头重重地磕下,连连称“儿臣不敢”。

然而康熙已然暴怒起来,心中不由想到莫不是只有福全才值得你去尽孝,自己亲生的阿玛额娘倒是不被你放在眼里了。

想到这里,太子大阿哥索额图的事情,也一并翻了出来,大声斥责道:“你有什么不敢的,一个两个长大了便不认得是谁生谁养的了不成?乳羊尚且知道跪奶之恩,你们这群人居然连畜生也不如么!”

说罢将案上的笔墨砚台一并扫落地上,冲着跪在地上的胤禩斥道:“滚出去,就在外面给朕跪着,想想清楚你错在何处!谁也不许求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