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皇帝只能再一次表明立场:“当今国策,一切以西北军事为重。”说罢又道:“衡臣,拟旨,从即日开始,除了太后处,宫中一切用度紧锁,还有六部与各地衙门,都拟个条陈上来。”
张廷玉心道,这也只是杯水车薪啊。
在场所有人都知道这是皇帝在表态了,而且要让下面的人跟着一道表态,可是他又能说什么呢,只低着头能应了。
隆科多再进言道:“皇上,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让稳妥之人将已经筹措好的粮草军饷运往西北以安军心。”
胤禩一直没吭声,听见隆科多的话与胤俄对了一个眼神。
皇帝看在眼里,心头越发不喜,连带着语气也沉了下来:“廉亲王以为如何?”
第130章 治国
胤禩心里一叹,他是知道胤禛因为先朝之故,是极不喜亲王郡王手握重兵的。若是单独奏对时,他也许能提几个人选来,譬如胤禛的家生奴才李卫就不错,想必年羹尧看在他主子的份上也不会给李卫难堪。
可惜这是在朝上,而皇帝的话里明显带着风雨欲来的气息,联想到昨日他入宫时隆科多与他对面寒暄时不经意流露出来的一丝怪异——胤禩一咬牙跪下了,奏道:“臣弟愿为皇上分忧。”
胤禛的脸色难看了起来,心底愈发肯定老八这是一心护定了老十。他明知道自己不可能放他出京的,何况昨天两人独处的时候他也丝毫没有流露出这个意思。
隆科多心里迅速计较着,在他看来自然是敦郡王出京更容易被捉住把柄,不过直接派出廉亲王无异于釜底抽薪,只是这样做未免痕迹太露,想来皇帝是不会在刚刚登基时落下这样的口实。
果然,皇帝沉吟道:“你是总理大臣,但我大清也尚未到要总理大臣做押粮官的地步。你的忠心朕明了,先起来罢。”
怡亲王原本也想跟着跪下情愿,但是从右膝盖一直到脚脖子忽如其来的疼痛让他连站立也有些困难。
而皇帝在第一时间也注意到了怡王的面色灰白,立时道:“怡亲王,你膝伤未好怎么便来上朝了!”又对苏培盛喝道:“还不快抬下去传太医院的来给怡亲王瞧病!”
一阵兵荒马乱之后方才议事的气氛荡然无存。皇帝显然记挂着伤病缠身的十三弟,草草结束了朝会,只留下一句‘西宁人选,朕心中已有决断’,供众人遐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