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抚着额头,显然一上午的试镜已经把他看得头痛起来。梁清也是有点百无聊赖的感觉,不过这两年来他见识的事情多了,人也变得成熟了很多,对于很多事情的忍耐度也变高了,倒是没有露出明显的不耐烦。
监制甚至感叹了一句:“像是莫含雪这样的演员也不是那么容易被发掘的。”
费奕真笑了笑。
莫含雪当然不是这么容易被发现的,他见过这么多人,能被他眼睛上那奇怪的装置标注上那种赞美的也就是莫含雪一个。其实理论上,费奕真也是能看出一个人是不是有某种天赋的,但是前提却是那人至少接触过这方面的活动。
对于这样一群今天回家也许永远都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演戏的孩子来说,费奕真却是无法光凭这样一副附身在视网膜上的光幕来判断了。何况他到现在也很难判断这副光幕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是不是真的准确,反而还不如依靠自己更加可靠。
半晌,费奕真建议道:“要不,我们换种方法?”
“什么方法?”
“我们现在开始,不要一个一个试镜了,把人分成七个一组的叫起来,让她们每个人笑一下,然后从其中选出存在感最强的——这样子速度就快很多,而且也不能算是敷衍。下午可以让人推部摄影机进来,让摄影师也进来,给人造成一种就在镜头下的错觉,这样还能顺便看看对方的镜头感。”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监制很快就同意了。
然后下午的时候,监制就按照费奕真提议的,把女孩子一组一组地叫了进来。
这样选择起来确实比上午方便和直观了很多。
说起来,演员是一个非常需要展现存在感的职业,但是存在感这种东西,却又偏偏很难只用形容说清楚。有些人的存在感特别强,哪怕外型上并不算是十分出色,但是就是能让人对其印象深刻,有人把这种东西称为辨识度,有人把这种东西叫做气质,还有人把它叫做个性,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种作为明星所必须要拥有的特质。
而把女孩们排成一列,哪怕只是那么个普通的笑容,个人的特质却能够更加容易地被看出来——谁笑得大方自然,谁笑得腼腆僵硬,谁笑得俏皮生动……谁在镜头前全不拘束,谁过于夸张做作,而谁在众人中让人一眼难忘。
使用这种方法,试镜的进度果然快了很多,有潜质的孩子们也能够被更快地挑选出来。
直到某一组女孩进来的时候,梁清突然拉了一下费奕真的袖子,示意他转头去看。
费奕真一转头,果然如同梁清猜到的一般吃了一大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