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国谋秦,秦国大胜,占洛阳。
齐国乘机出兵,攻打宋国,取宋国一半。
其后,秦与燕结盟,尽放五国俘虏,燕王亲自使楚,游说楚国一同援宋。
姬职对这件事很有信心,应该能成。
如此一来,秦与燕好,与楚国的仇恨也消了,又交好了一个宋国,又与韩国联姻,秦王这平衡积弱六国的国策,算是起了一个好兆头。
事情能进行的如此顺利,皆是因为洛邑一战,秦国大胜,若是大败,那又是另外一个秦王的故事了。
所以,在战国要有话语权,拳头还是得足够大。
送走了姬职,嬴荡正往洛阳城中行去。
司马错,甘茂,向寿已经都回去了,此刻,魏冉也要收到了王令,起身赶往洛阳见王了,嬴壮也要起身,去往蜀地给天子修王城去了吧。
此次洛邑之战,共集结了秦国四十万大军,这其中多是一些征发的黔首,还有秦国的下层贵族们,眼下,他们中的一部分班师回朝,还有一部分,被派往宜阳以西,函谷关一带。
在宜阳与函谷关之间,秦国将再筑起一座坚固的小城,稳固三阳制敌长廊,而从洛邑搬出去的近十万人,都要在此地定居了。
从此,没有国人野人之分,皆为秦国人。
他们居于乡野,劳作与乡野,开垦土地,种植庄稼,为秦国多多上税。
等到明年开春的时候,还有一批洛邑国人,会随天子去蜀地,去天府王城,继续做天子的国人。
洛阳战卒,四路大军共八万人,屯兵十二万,足以耕种这里的土地了,而在宜阳,就不需要这屯兵了,只需要宜阳都督组建两支战卒即可。
如此,秦国共有战卒十二万,屯兵十二万,二十四万大军驻扎宜阳、洛阳两地,再有这两座大城,可保此地安稳。
战卒者,一年一考,有能力不齐者,降为屯兵,而屯兵表现优异者,则升为战卒。若有战损,屯兵一旦不足十二万,则咸阳派遣秦国各处大军补上,屯兵从秦国各处来,战卒在洛阳屯兵中选,如此往复,保证新鲜血液的一直输入。
坐着王车,嬴荡回到王宫之中。
刚进了大殿,发觉樗里疾正坐在那里,像是在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