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改制

回到汉朝当老师 郝赵 1125 字 7个月前

起码是长安周边的影响不大。

至于那些分封的刘姓诸王,燕铭则实行了保密计划,让他们到长安来。

方便解除他们的控制权。

当然,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早在几年前,分封的王侯就成了刘彻的心腹大患。

于是主父偃登场,隆重的上映了一出推恩令的正剧。

如今,很多曾经是大封国的地方,已经因为推恩令,分封给了更多的刘姓子孙。

不得不说,推恩令是个很辣的招数。

这巩固了皇帝的宝座,却也少了一些能够大力支持刘家江山统一的外部保障。

总体来说,分封目的是好的,但人心是难以控制的。

所以,只有极少数的大封国不遵号令,并且得知了长安的变动。

他们在联合,企图起兵造反。

而多数被推恩令蚕食的小封国,已经没有能力组织起更强的兵力。

有的选择依附那些打算造反的封国,有的则选择向长安城的燕铭效忠。

对于投降过来的,燕铭都给了治理当地的承诺。

当然,这是新政的一个过度。总要慢慢来,温水煮蛤蟆,循序渐进。

终于在新政开始的第三个月,几个大的封国开始了造反。

他们的兵马集结,打着回复河山的口号,向长安进发。

然而令那些观望者沮丧的是,来自于新北城的军队给了造反者一个响亮的耳光。

少数的人马,先进的武器。

燕铭这边几乎未损失一兵一卒,就把反叛的军队击溃。

面对新北城训练有素的军队,原始冷兵器的汉朝军队,根本就没有战斗力。

他们的战斗甚至不如卫青所率领的军队。

至少卫青率领的那些远征军还有燧发枪。

这就归结到了刘彻的身上。

他当政的时候,严格禁止番王拥有燧发枪部队。

大汉的改制,木已成舟,没人能够组织这一场历史的洪流。

这种改制在消灭了那些反抗的封王之后,就变得温和起来。

先是人民感受到最大的变化就是,每家每户都开始拥有了自己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