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愿让太子立男妃,是怕太子名声受损,但是太子自己都不在乎,他又能如何呢?
陈国公此时道:“皇上,太子殿下,各位大人,老朽并无官职,也不过问朝政,老朽只是想让各位看一份东西。”
陈国公从怀里掏出长长的一张绢布,上头密密麻麻写满了人名。
“这是老朽从民间搜罗来的一份百姓联名书。这上头的人,平时深受睿王妃之恩,心中感激,得知今日是太子殿下册封大典,他们一同请求皇上立睿王妃为太子妃。”
这些名字之中,也有杨氏和陈国公之名。
睿王妃提出的归属法、和离法帮助过不少人,大楚银行、邮局都受到百姓推崇,要在民间寻得这样一份联名并不难。
这是穆承渊的杀手锏,朝臣们在他娶正妃时没有言语,必会在立太子妃时为难,如铁曾助杨氏和离,由杨氏之父陈国公去牵这个头,向皇帝反馈民意,再妥帖不过。
他已是太子了,只要他授意,会有许多人甘愿受他驱使,为如铁说话,可是面对董尚书的诘责,他却要一个字一个字亲自来反驳。
这是他的王妃,他容不得别人污蔑与诋毁,他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看清楚,不论是当太子妃还是当皇后,是谁在给王妃撑腰。
冒天下之大不韪又如何,被人耻笑又如何?
正妻当之、天经地义!
他是王,如铁就该是王妃,他是太子,如铁就该是太子妃。
连一辈子都要给,何况是区区位份?
穆承渊一拉如铁衣角,与如铁一起跪下。
“父皇,儿臣也请求,立王妃为太子妃。”
太子亲自请封,外加民意,皇帝总算点头道:“大善。朕,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