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珩……”我脑海中不断重复这个名字,只觉心惊肉跳,似乎有什么深沉的记忆,在当年我尚且幼稚的心绪中开启了,现在回忆起来,似乎那些关于前世的梦魇,全都是从那个夏天,第一次与那俊秀的少年见面开始的。
作者有话要说: 要写一下绾儿十岁时的回忆。绾儿常常做恶噩梦,所以记忆力并不怎么样,但是对年幼的刘珩印象还是很深刻滴~
第9章 第九章 南书房
我兀自在门前踟蹰,崔嵬已经被刘珩拉走了。
“崔嵬,我有件事要求你。不过你得给我保密。”
“殿下有何吩咐。”
刘珩回头对我笑了笑,凑到崔嵬耳边说道:“你不是有妹妹吗,帮我找一身女孩子穿的衣服来……”
我暗暗叹了口气,可惜啊,年纪轻轻的,就染了奇怪的嗜好。
太傅项长卿比我想象中年轻多了,约莫三十几岁,丰神隽美,气宇轩昂。这些皇子和陪读的大臣的儿子,似乎也都从父亲那里继承来了不凡的气度,虽然有的喜动,有的喜静,但不管是嬉笑打闹的,还是捧书静坐的,比之凡人家的孩子,都透着一股灵巧与自信,大概王侯的后嗣,天然就非池中之物。
太傅讲到了《孝经》中的三才章第七:“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
“崔嵬,你来说说,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崔嵬今天不在状态,一直低着头,我要是太傅,也会喊他回答问题的。
哎,我这兄弟正直归正直,可也太无趣了,和他一般大的男孩子明明都那么淘气,只是带了个我来,他就慌张成这样。
崔嵬被叫到名字,猛然抬头,故作镇定地说道:“这段话是说,孝道就和日月星辰、万物生长一般天经地义。教化世人要重视孝道。后面还说的……”
太傅转到崔嵬身边,瞥了我一眼,崔嵬更慌了,心思全然不在书里,盯着太傅说不出话来。
太傅按了按崔嵬的肩膀,“说得很好。孝之大,孝道,便是王道。自古帝王将相,效法自然,对百姓施以教化。明君爱民正如父母爱自己的孩子,人民没有敢遗弃父母双亲的……”
我正感叹,这南书房真是不一般,跟孩子们讲讲孝道都能扯到我听不懂的王道上,我那直性子的兄弟便又做出了惊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