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如今朝中有三大派系,其一是中书令虞泽忠,也是上官公子令尊的顶头上司,因为虞贵妃受宠,中书省又大权在握,虞大人门下党羽众多,是能左右朝纲的人物。其二吗,就是太傅项长卿,项老位列三公,虽说没什么实权,却是几位皇子的老师,圣上面上对他也是十分敬重的。其三,就是九门提督崔文弼。崔文弼当年镇/压关西定王叛乱有功,现护卫京畿城防,部下又多是军中大将,谁都不敢开罪。”

于公子夹了中间的一口蟹肉,“项老对燕王偏爱有加,如若推举,作为主力不在话下。”将筷子对准左边的蟹肉笑道,“虞大人嘛,是个老奸巨猾的狐狸,凡事不观望到最后,是问不出半句话的,见不到鱼儿不撒网,得不了好处不出手的主儿。”喝了一口温酒,又将筷子对准右侧的蟹肉笑道,“关键在这,崔文弼倒是把自己的闺女许配给了燕王,可惜是个庶女,已经很明显了,这是还记挂这当年那件事呢,莫说是要协助,只怕别人推举燕王,还要拦上一拦,我见金吾将军崔嵬和梁王刘昶走得很近,崔文弼敢这么玩儿,可就有意思了,搞不好再把虞大人拉过来,燕王那势在必得的一番劲头,可就全付之东流咯!”

范思源侧耳听着,微微一笑。那崔家的庶女被亲爹抛弃了,确实极惨,可未必不会因祸得福。毕竟燕王刘珩的性子他是知道的,还没有人,哪怕是权倾朝野的崔文弼,能让他娶一个不爱的女人。

燕王的心思深不可测。

他对滔滔不绝的于武陵兴趣不大,倒是一直笑吟吟地看着于武陵口中的上官大人,上/京的青年官员中有一个“朱门布衣上官仪”,想必就是他了。

之所以得了这么个称谓,是因为上官家三代袭爵以清正廉明为世人所知,而上官仪本人,又在无数倜傥潇洒的二世、三世青年官员之中,以宅心仁厚、为人正直而异于众人,体恤百姓,为人恭俭,被冠之“朱门布衣”之名。

范思源却不甚相信,在他心里,甚至不屑地认为,这不过又是一只心机深沉的青年狐狸罢了,前途无量,将来会变成官/场的老狐狸。

就在他打量着上官仪试图寻找到他的破绽的时候,一个醉汉不识好歹地在一旁出言不逊。

若是在欣月楼,他谁也不敢得罪,自然也有办法笑着和这等人周旋。不过此刻,他正饮酒饮到兴头,并不想被这横窜出来的野狗扫了兴致,便一巴掌甩飞了这醉汉。

“登徒子,你是不是又皮紧了……”倒没要他太费事,有个“英雄救美”的人挡在了他面前。

范思源又乐得自在地在旁边观察起来。他见这人背对着他,纤腰如柳,后颈的肌肤白腻光滑,耳后碎发隐隐遮挡着耳洞,分明是个贵/族小姐。

这顿酒,喝得也太值了。

范思源心中畅快,取出琵琶,唱念起来:“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试问醉饮放歌的人,又有谁不是藏了满腹的酸楚与哀伤,或借酒畅怀,暂忘烦恼,或以笑掩悲,放肆宣泄。

范思源半醒半醉间,见这些人各个心存着哀伤。

侠义心肠的崔家姑娘,深坐颦蛾眉,不知心恨谁。

朱门布衣的上官大人,不合时宜,一脸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