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日本就不一样了,尽管现在唱片市场式微,不复方面繁荣,但骆驼死了也比马大,日本的唱片市场照样是实打实的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实体唱片的销售额达2000亿日元,销售量轻松破亿。
在这样的市场里,一张爆款专辑所能带来的收益是无比恐怖的,所以只要专辑大卖,完全不用担心回不了本。
拿洛泉的第一张迷你专辑来说,现在销售量是240万张,销售额合计31亿日元,除去税费、宣发费用等杂七杂八的开销,净利润仍然有二十多亿日元。
而这一大笔,一半以上都要被公司拿走,然后唱片店拿三成左右,剩下的15由制作人、作曲、作词、日本音乐著作权协会、演唱者再分蛋糕。
其中制作人最多,有10,而演唱者是最少的,只有1,甚至还不如作词作曲者。
这就是日本唱片市场的生态,专辑的制作人和创作人能拿到除发行商和零售商外最多的钱,而真正吸引粉丝付钱的歌手却拿得最少,和华夏几乎是完全颠倒过来。
这也是日本歌手大多创作力不俗的原因,很少有人会将自己的专辑完全外包,就算写不出好曲子,也会绞尽脑汁为歌曲写词,毕竟如果只是单纯地唱歌,拿到的钱实在太少了。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洛泉,一张专辑还没开始录,就能卖出上亿的授权费,这已经是大物女歌手的待遇了。
值得一提的是,洛泉所有的歌至今都是由她一力完成,从乐器的音色采集、编曲、录制,这属于制作人的工作都没有让外人来分到利润。
所以等再过几天,索尼公司“论秤分金银”的时候,洛泉能拿到非常大的一笔收入,甚至比这笔天价授权费还要多。
洛泉走向门边:“那我就先去录歌了,先把主打歌录出来,其他的素材要找一阵,大概三天之内完成。”
如果肝一点,一天半的时间就可以搞定,毕竟专辑怎么制作洛泉早就烂熟于心,不存在任何技术难点。
不过能磨洋工为什么还要加班?她又不是社畜…………
等洛泉回家,已经是晚上的八点了,嘴上说着不想加班,但她依然在录音棚里坐了十多个钟头,中午午餐也是简单的泡面。
大概每一个华夏人骨子里都有着勤劳的基因,“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是每个年轻人从小学就开始念诵的人生信条,洛泉虽然曾经学历不高,但这些道理还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