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第一场考试为经义考试考试内容很简单,就和现代的古诗文默写差不许多,给上句写下句或者给下句写上句。
看完试卷后,阎应元心中已经有了底气,果然啊,和自己预料的相差不大,这第一次举办的考试试卷果然难度不大,没有出特别偏僻的经义,自己基本上都能够写出来,这样就好啊,他摇摇头拿起毛笔,开始奋笔疾书。
这场考试的时间只有两个时辰,考试时间到午时四刻结束(八点到十二点)。这样的时间对于阎应元这种有底气的人来说还是十分充足的。
距离午时四刻还有一刻钟时,阎应元就做完最后一道题,轻松了口气放下手中的毛笔,总算是顺利完成了,基本上没有自己不会的题,仅有几道是自己有些把握不准,但这样的程度想必应该是足够了。
又仔细检查了一刻钟后考试结束的钟声就响了起来。
………
将试卷交给收卷的士兵后他跟随着一众考生走出了考场,在考场大门外与自己的几位好友见面后,众人一同前往饭店准备好好的吃一顿,也没有时间再回客栈休息了,直接就回到考场,现在距离下午的考试也仅有一个时辰罢了。
今天京城的饭店内到处都充斥着参加此次考试的读书人,对他们来说,这样的经历还是第一次,以前哪里有过考试中途走出考场的经历啊!他们都是在考场的房间里边吃随身准备的好的干粮罢了,哪里能吃上一口这样的热饭呢?
正是因为以前他们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经历,这个时候他们很是热情的讨论着这天上午的考试内容,一会儿有人庆幸的露出了笑容,一会儿有人惋惜的痛哭,场面十分滑稽。
就连阎应元和自己的几位好友都没有忍住在饭桌上相互对照了一番答案,阎应元还好,虽然在对照中发现自己的确有几道题做错了,但问题不大,他的几位好友表现的有很大差异,有人笑有人哭。
到了这个时候,不少人才反应过来,自己为何要对答案呢?
到下午时分众人去考场时,仍然有一部分的考生面色悲苦。
仅仅从他们的眼睛中就能看出今天上午他们的表现究竟如何?礼部尚书温体仁此时就特意来到了这个考场,上午他去了京城另外两个考场去巡视了一番,下午他准备在这个考场观察观察。
毕竟现在这个考场是顺天府最大的考场,在这次考试中,这个考场中有两千余人参加考试。
他在高处看着下方众位考生脸上的的表情,心中已经有了一些答案,看来此次的试卷出的的确是有些简单了。
自从当初礼部一众官员和皇上确定最后的试卷试题后,他的心中就一直难以平静,他一直对自己所出的试卷充满着担忧,毕竟这是一场有着四十三万人参加的考试,事关重大,容不得半分疏忽。而且这也是温体仁第一次负责大型考试的试卷题目,温体仁心中一直就是担惊受怕。
在上午的经义结束后,他甚至还派遣了一些官员去向参加考试的考生,询问他们考试后的感受。得到的结果是相当大一部分的考生表现都相当不错,而现在通过这些考生的表情,他也能够亲自看出来这样的情况。
想到这里温体仁觉得今年的试卷出的总体有些过于简单了,看来下一次的考试试卷必须要加大难度了。
二月一日下午考试的科目是算学,温体仁来到这里,同样是担心今天下午要算学考试,大明两百五十余年来就从来没有考试过算学,这不仅仅对于考生来说是陌生的,对于他们这些这些出题人来说,也是十分陌生的。
甚至之前温体仁曾经专门进宫找朱由检谈过,希望皇上能够改变主意,放弃这一门无所谓的的科目,这又不是圣人经典何必如此重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皇上对于算学有着更为浓厚的兴趣,才在科举中增加了这一科目。
然而,他的努力失败了,皇上竟然对算学有着那么高的重视程度,无论当初自己怎么说?都无法说服皇上改变主意。
无奈之下,温体仁只能尝试着去出算学的考试题目,同时考虑到大明的大多数读书人都没有在算学上有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就连温体仁自己在算学上也没有什么深入的学习,仅仅是懂一些基础的算数罢了,这完全算不上什么深入研究。
因此,在争取朱由检同意后,温体仁对于算学试题出的还是相当简单的,为了降低难度,此次试卷上的试题将近九成都是从算学书籍中选出来的原题,有的甚至是一字不动。
因此,在最后的试卷出来后,温体仁还是相当满意的,这次有了这么多的原题,他相信今年的读书人定会感谢他,这个出题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