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8卷先秦陈列在展厅内。
震惊中国文化界的《乐经》305卷,《世本》十五篇全225卷,《尚书》多篇182卷,《诗》《书》,百家语708卷,《良臣》104卷……
如果说第一展厅的夏代玉器,陶器见证了华夏文明的起源之初。
那么,第三展厅的3048卷先秦竹简所代表的先秦文化则为中国文化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278章 精神食粮
3048卷先秦竹简拿到燕京故宫,台北故宫,中国国家博物馆一级的博物馆,都是镇馆之宝,顶级的中国之文化至宝。
第四展厅,中国瓷器文化。
从最早期的原始瓷,到东汉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唐代的南青北白,唐三彩,宋代的宋五大名窑青、白瓷,建窑和吉州窑的黑瓷。
元代的釉里红,著名的元青花,明代的斗彩,青花,釉下彩,釉上彩,以及清代最著名的清三代,粉彩瓷,珐琅彩瓷,一直到民国瓷器,近代的毛瓷,以及中国瓷器历史上著名的外销瓷。
在第四展厅以中国瓷器文化为主题的展厅应有尽有,收集得非常全面,数量非常多,品类非常全,精品非常多。
可以说,中国瓷器的形成、发展史尽数浓缩在第四展厅。
游客通过欣赏第四展厅的每一件瓷器以及瓷器下面的文字说明,博物馆讲解员的生情并茂讲解,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中国瓷器文化,以及中国瓷器的形成时期,瓷器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情况。
在第四展厅内,围观人数最多,最密集的地方要数展厅内展出14件宋五大名窑以及元青花瓷器,清三代官窑瓷,一套近代毛瓷茶具的地方。
这些瓷器名气太大了。
宋五大名窑,元青花,清三代官窑瓷就不说了,在拍卖行,国际艺术品交易市场履履创下千万,甚至上亿人民币的成交价格。
就算“7051”毛瓷因其“主席用瓷”的特殊意义,以其“毛瓷四绝”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以及其深厚内涵,成为中国瓷器收藏界名气极大的瓷器,一只7501瓷的调羹10万元,一个小瓷碗170万元,一壶十杯的一套酒具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