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无意义”中最有意义的部分取出来了——他想。

这是绝佳的反抗。

半节百合仍然在他口袋里,他的手指已经触到了花瓣的边缘。

【终】

“伊君,生日快乐。”

作者有话要说:

总之先土下座致歉(猛地),如果ooc了属于我。

嗯,这篇虽然说是太宰视角为主,但更多的是截取了片段,以“某个时刻的某个想法”为主,提取当时想法转变的部分。总的看下来是一些是很琐碎的感想。

同样的事在不同的人眼中得到的感受是不同的,我们作为读者是上帝视角,是对过程有绝对了解的第三方,所以读者们读着读着会发现——面对同一件事无伊实和太宰是不同的想法和看法,这种差异,就是人与人之间存在无法完全理解、完全一致的部分。

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我文中的两个角色上,同样也存在读者和角色上。

无伊实是第一人称的主角,所以她的心理活动很透明。包括她对自己的怀疑、自嘲、以及对感情的真实性会感到迷茫,读者是能明确感受到的,所以当她的心理状态变好,读者也能第一时间意识到。

而读者看到我文中太宰的某种行为、某个表情、某句话,会用自己的想法去分析他,认为他此时是什么心理状态,是有什么打算,是处于什么样一个感情阶段。

但是写这篇太宰视角的话,这种小细节的部分由作者本人来填上了,相当于给了读者们一个“作者钦定的说法”,所以我写的时候在想,会不会让很多喜欢分析和解读的读者丧失了属于她自己读小说的乐趣,或者否定了她自己获得快乐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太宰我朝雾老师创造的人物,我笔下的太宰充其量只是“我本人所理解的太宰”罢了,读者心中的太宰一定都是有差异的。

于是尽量试图避免去把一些东西写得太死。

就好比说吃拉面的时候,太宰笑了。我写出的是他为什么会笑,而没有将他的感情进行一个明确化。

读者a可以认为:他笑了,他这个时候对主角的好感度也许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