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页

方运通过《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等记载春秋历史的内容,确定在鲁庄公时期,鲁国与齐国北方的边境有三次变化,这三次变化,改变了鲁国国都曲阜到齐国的距离。

方运说完,申洺等官员哑口无言,一部分官员交口称赞。

“不愧是方虚圣,才思敏捷,我等难及!”

“天下间,除了方虚圣,怕是无人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理清数十年内发生的两国战事。春秋时期,战乱频繁,不仔细梳理,不可能理清。”

路弘想了想,问:“方虚圣,您方才提到鲁庄公十年发生的曹刿论战和长勺之战,说稍后提及,为何后来只字不提?”

“咦?”众人这才发现,申洺立刻精神起来,这可能是方运的疏漏,或许是突破口。

方运微笑道:“路捕头,亏你还是兵家之人。别人不知道如何计算曲阜到齐国边境的大概距离,你怎会不会计算!你啊,死读书,读死书!”

方运说到最后,收起笑容,声音震得周围的人耳朵嗡嗡作响。

方运一身白衣,立于凉亭,神色严肃,不怒自威。

在场众人本能地感到寒意遍体,哪怕是申洺都情不自禁低下头,方运是县令,但也是虚圣!

在殿试期间,方运是不能动用虚圣特权,但众人也不能无视他的地位。

若方运以县令之身指责路弘的政务问题,在场官吏都可直接反驳。但方运现在是讨论学问,众人必须要先聆听,等方运表达完所有观点,众人才可以反对。

路弘望着方运,感到站立在面前的不是一个少年,而是一位严师,不敢有丝毫的恼怒,弯下腰,虚心道:“请方虚圣指点。”

方运道:“你背诵一遍《曹刿之陈》!”

路弘还是有些疑惑不解,略一思索,当众背诵:“鲁庄公将为大钟,型既成矣,曹刿入见,曰:‘昔周室之封鲁,东西七百,南北五百……’”

路弘继续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