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马上就要见证历史了。
当人人有书读,人人都可以吃饱的时候,那会诞生出多少人才啊?
汉室,又将会是多么的强大?
激动的他,甚至都忽略了刘备称帝的问题……
也就是林辰不知道,不然的话,他肯定会欣慰自己教育的成功。
不关心称帝刘备的诸葛亮,不就是认可了他的汉室论吗?
这种表现,不就是后世那些以天下为胸怀的名臣的姿态吗?
而那些名臣的眼中,向来都是只有国家的。
至于其他的什么诸侯、贪官,乃至天子……在他们眼里,都应该一边玩去。
顺带一提,林辰就是这样一个人。
而林辰要是知道自己有了衣钵,岂能不开心?
值得一提的是,正当诸葛亮暗自激动时,庞统恰好来找他,也让他瞬间把信藏了起来,同时内心则坚定地道。
“还是得把那些世家赶走才行,不然,荆州是不可能迎来大变的……”
冷静下来的诸葛亮,瞬间就觉得这才是第一要务,前面想到的那两个好事,反而要往后靠一靠。
原因也很简单。
荆州有人才不假,可要是那些位置都被原来的世家、豪族子弟占据着,就算有人才又能怎样?
另外,他也没有忘记,荆州的土地大都还握在那些世家手中,这一事实。
所以看了两眼就能把林辰来信倒背如流的诸葛亮确定,不赶走这些人,就算是把荆州开发出来了,强的也不绝对不会是汉室,而只是一些蛀虫世家。
他心中咬牙想道:“也只能是先苦一苦这些世家、豪族了。”
诸葛亮和林辰的想法一致,都认为不能将这些人赶尽杀绝,而应该让他们充分的开枝散叶,遍及到大汉之外的区域。
只有那样,大汉才能强盛到可怕的地步。
因此,他很赞同对世家怀柔这一点。
不过在荆州嘛……
也只能是特殊时期,特殊对待了。
当然,这其实不能怪他。
主要是如今天下各州郡,大部分都是世家、豪族盘踞的情况。
而恰好刘备的势力在荆州最多,他诸葛亮也刚好就在,自然是只能先苦一苦这些世家、豪族了。
……
离开军营,诸葛亮走在路上的时候,便忍不住地思索了起来。
在他看来,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显然是不足以将整个荆州化作根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