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犹在耳。
可是,当时的他却觉得,袁绍不是那样的人,因此完全没听这个忠臣的话。
现在想想,袁绍怕是本就没有安什么好心,反倒是他刘赦,却是过于童真了。
想到这些,刘赦梗着脖子道:“若袁公不从,小王宁愿回邯郸,也绝不称帝!”
“……”
袁绍和刘赦对视着,看着对方眼神里的认真,他知道,又一个难题摆在了自己的面前。
他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刘备称帝就没有人反驳,倒是赵王这种人会有那么多人反对。
最关键的是,就连赵王本人,居然也是反对人之一。
其实真要说起来,实在是他太过于心急了。
他急就急在,不应该随便找了个宗室就让对方称帝。
如果他能仔细找找,也许就不会有这种事发生了。
毕竟,这刘赦可是刘良的后人啊。
刘良是谁?刘秀的叔父……
一下子就远了吧?
或许,有人还会拿刘备和他对比,但是别忘了,刘备眼下手握强权。
在这种乱世当中,强权就是道理。
更何况,他不仅在河洛一带寻找了贤明的宗室,同时还进行了三辞三让的规矩。
不管这一切是不是刘备在作秀,起码他都做了。
到了袁绍这里,他却连做都没做,怎么能服众?
当然,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切,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刘备本身出身太低。
谁说他的时候,都会称一句织席贩履之徒……
这才是主要原因。
假如刘备和刘晔一样,跟东汉宗室的关系很近很近,估计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反对声音了。
但偏偏不是。
更关键的是,手握强权的人不是刘晔,而是刘备。
“好吧……”袁绍最终选择了退却。
“主公,赵王乃是光武叔父之后,与汉室关系颇远,怕是不够资格帝天下吧?”
就在袁绍要按照规矩来一套的时候,监牢当中的田丰跑了过来,打断了他,同时也打醒了无数装睡的人。
“来人!”袁绍却连听一听田丰的话都不想,直接下令道:“将此人拖下去!”
“主公便是堵得住我的口,便能堵得住天下悠悠之口了吗?”
田丰被拖下去的同时,却依旧在喊着。
这人疯了。
怎么就不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