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拿到瓷窑的结构示意图后,陷入了沉默之中。
虽然看得懂,但因为不懂相关知识,这位匠人其实不太明白那些改变的细节背后的原理。
他看到瓷窑与陶窑的不同之处,一开始还以为是画错了——
毕竟赵馨是外行,她又说这份示意图是她按照记忆描绘,并非大师设计,听起来不怎么靠谱。
不过他再三询问,赵馨也仍旧坚持让他按照示意图严格建造瓷窑,且非常严肃地表示,不得有一点错漏之处。
那匠人吓住,也只能点头应了下来。
毕竟秦国也讲责任到人,此事他既然已经尽到了自己的提醒义务,若是最后出来的成品出错,也不是他的责任。
那匠人拿到图纸之后,立刻去找了自己同行,十几个人一起,没两天就将瓷窑给建好了。
正好这时,瓷土也挖好了许多。
赵馨一看,立刻就找来擅长给陶器塑形的匠人,捏出了造型各式各样的约摸上百件的泥具。
这一批做好后,放到阴凉处风干,次日又捏了一批。
每日都有增加,等到第一批泥具风干到合适程度的时候,泥具已经积累了上千件。
因为都是熟练工,到这一步的时候倒是没出一点意外。
然后就到了,入窑的时候。
一开始也没其他花俏,就是想要看看能不能烧出合格的瓷器而已,顺便检测一下瓷窑是否合格。
入窑之前,有人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