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来接她的是施洛,聂雪从怀里的两本书中抽出一本,递给施洛。

“不客气。”

接过书拿在手里,施洛的拇指微微摩擦封面。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感觉书页上似乎残留了些聂雪的温度,温温热热叫他手指间有些痒意。

施洛有些不习惯,赶紧把那书塞进了随身包里跟今天准备的笔记本一起放好。

打开准备好的手电筒,施洛把光照在聂雪前面的道路上。

一路无话,不到十分钟两人就已经来到了劳家屯村支书家。

看着聂雪被村支书与一群知青围着往前走,施洛的心不知为何生出些懊悔,觉得刚才他走路过快了些,也认为自己不该那么沉默。

……

聂雪浅显易懂的科普引起了劳家屯知青与民众的热烈反响。

对于江南鱼米之乡的人民来说,水稻是他们的粮食,蚕丝则是他们冬天赖以过冬的保障。村里每年都要向国家上交定量的粮食与蚕丝,多余的才是村支书按工分分配给村民的部分。

聂雪这样的科普将直接提高他们村今年乃至今后的蚕丝产量,使得他们冬天可能有足够的丝绵给孩子添新衣甚至给自己穿薄的棉衣加点料,过个温暖年。

往常他们按老一辈的经验细心照料蚕宝宝,但聂雪这一科普却叫他们醍醐灌顶。

一种更科学更有规律的养殖方式,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致富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