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影迷们来说并不是秘密,当初这两位演员刚刚出道的时候都是花瓶,没有任何演技,张曼玉还曾经在片场被导演骂到落泪,他们的表演显得木讷而浮夸,除了一张脸之外,根本就没有演技可言。
如果他们就这样听之任之,那么未来也就没有横扫华语影坛无数奖项的影帝影后了,他们并没有放弃自己。
1988年,张曼玉遇到了王家卫,拍摄了“旺角卡门”;1989年,梁朝伟遇到了侯孝贤,拍摄了“悲情城市”,并且在次年遇到了王家卫,拍摄了“阿飞正传”。
当初,侯孝贤嫌弃梁朝伟的说话口音,不仅不符合电影故事背景,而且还显得非常笨拙,于是导演干脆将这一个角色设置为哑巴,要求梁朝伟不能说话,只能用眼神来传达情感。
同样,张曼玉在王家卫的镜头里也脱胎换骨,因为导演要求张曼玉沉淀冷静下来,不需要将演技“表演”出来,而是从心理层面入手,通过眼神由内而外地传递出来。为了让张曼玉入戏,导演经常花费数个小时耐心地等待和捕捉,敏锐地抓住演员眼神的微妙变化,提升表演质感。
从那以后,两位演员先后脱胎换骨,奉献无数经典角色,并且全世界范围内都享誉声望的真正演技派,甚至不需要罗列数不胜数的奖项,普通观众就已经能够知道他们的辉煌成就。
那么,关键在哪里呢?
表演?台词?情感?肢体?还是眼神?
“管舟,你知道人类和机器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吗?”陆潜没有正面回答管舟的问题,而是切入另外一个问题。
管舟想了想,“情感。”
“对,机器是用数学用规律用理性按部就班地执行程序,但人类不行。同样,演技和演技之间的区别也在于此。”陆潜循循善诱地说道,“你看,阿泰在进入公寓楼之前的想法是什么?”
管舟没有迟疑就直接脱口而出,“担心妻子担心哥哥也担心自己能否完成任务。”
陆潜点点头,又在管舟的话语基础上进一步延伸。
“总结起来就是,担心自己能否顺利执行任务。”
“这一点,和你是一样的,你始终在担心自己是否能够胜任这个角、在担心自己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拍摄,这就是你们的相通之处。”
“所以,你不需要’表演’出来,只需要沉浸在这个想法里,然后情绪自然就会从眼神和表情里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