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璋当天晚上就收到了沈家二老来的消息,神情顿了顿,最终只是说了句:“知道了,让人关照一二,沈嘉不在,别让人欺负了二老。”
第五十四章 算计与反算计
沈嘉这个年最终还是在大名府过的,除夕当天,沈嘉和秦掌院跟着姚知府亲自去探望了灾民,城门口的帐篷已经收掉了,灾民集体移到了城里的济民所,虽然拥挤了些,但比帐篷暖和。
除夕这天,官府给灾民准备的伙食也很不错,每人分到了两个大白馒头,还有一大勺酸菜烧肉,虽然肉不多,但灾民已经很满足了,要知道平时每天只有两碗清可照人的稀粥,好一点的时候会分一块粗粮饼子。
沈嘉听说,济民所里的灾民一生病就会移到隔壁居住,屋里每天都会用醋消毒,遇到大雪天还会每人给一碗热热的生姜水,比起其他地方,大名府的灾民已经过的非常不错了。
“说起来还要感谢沈大人,本官也是借鉴了沈大人赈灾的法子,尤其是将病人隔离开来真是太明智了,大夫们也说风寒容易感染,分开会好许多,还有饮用水也换成了煮开的水,保暖又干净。”
这是沈嘉殿试时的策论答题,赈灾一直是朝廷的大事,每年花费的钱粮不少,沈嘉这篇策论重点从细节出发,得到了不少大臣的赞同,后来赵璋便将这篇文章印发到各地,让地方借鉴起来。
沈嘉看了一圈,其实还有不少地方想提醒姚知府改进,但考虑到这时候的经济水平,许多事情未必能做到位,能护着灾民安然度过冬天已经非常仁慈了。
沈嘉谦虚道:“能对大人有用就好,下官见灾民个个身体健康,可见都是大人的功劳,不过灾民人数多,都聚在一起无所事事也不是办法,不如给他们分派点事情做。”
姚知府不太上心地说:“寒冬腊月的,田地里也没活干,也不适合开工动土,不如等开春后再让他们回去修建房屋。”
“也未必要做体力活,可以做点轻便的手工活,比如妇人可以做点缝纫浆洗的事情,男人们体力好的可以替府衙做点粗活,也可能帮着衙役巡巡街什么的,年纪小的可以收点手工活做,老人家有学识的可以给幼童上上课,哪怕教教他们如何种地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