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仅有三万驻军,三万对三十万,惠仁帝若是毫无动作,不说天下人的吐沫星子就能将他淹死,放任大夏三十万大军压境,他是嫌自己得皇位坐的太稳了不成。

一旦边关失守,唇亡齿寒,这道理再简单不过了。

勤政殿得灯亮了一夜。

宓葳蕤与朱济善也守在偏殿,既不能阻止惠仁帝与大臣议事,便只能候在一旁免得惠仁帝出什么问题。

两人一时无话。

光是听着正殿相互争辩得话音,便失去了开口的欲.望。

“臣以为,兵力与粮草不足不成问题,可下令先让晋阳与苏南开仓派兵。”一番争执后,唐景昇率先开口。

“丞相言之有理。”兵部尚书附和,“大战在即,朝廷当派监军前往边关,以免军中生乱。”

“臣附议。”户部尚书赞同道,“不过此番监军身份须得高些才行,不然怕是压不住各路兵马。”

“诸位爱卿以为,当派何人监军为妥?”惠仁帝将问题重新扔了回去。

“臣以为,当从三位王爷中选一人为善。”

这个时候,也只有素来头铁,从不站队的清流一派敢冒着得罪人的风险开口。

太傅说完,勤政殿安静了许久。

“朕觉得太傅此法可行,诸位以为如何?”

“臣等并无异议。”

皇上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晓不能出言反驳。既然必定要派一个王爷去做监军,那便只能在人选上下功夫了。

惠仁帝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是以也没为难几位臣子。

天已蒙蒙透亮。

今日休沐,但军情从急。

惠仁帝限众人一日内给他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