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华夏大陆方面,虽然诸葛馆对他赞赏有加,但是根本不会考虑将援助香港的资金交给他打理,因为他不是体制内的人。即便诸葛馆能够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将这笔资金交给钟石,钟石也会毫不犹豫地拒绝,他可不想站在整个香港华资企业的对立面。
既然无法救援,那么如果眼睁睁看着这么多市值凭空蒸发而无所作为,肯定不是钟石的风格。因此钟石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即用天际线金融公司的名义来投资港股期指市场。
虽然也有期权市场,但是整个期权市场的标的金额和成交数额肯定不能和期货市场相比,因此钟石想都没想,就断然否决了。
恒生指数期货,在1986年5月推出,成为香港股市的一个重要对冲市工具。后来恒生指数的成交量越来越大,渐渐地套期保值的交易不再成为主流,投机的交易量占到整个交易量的半成。
期货合约的月份分为四种,即当月、下月以及两个季月。即此时是10月,那么市场上出现的合约分别是97年10月、11月、12月和98年3月。自然,当月合约的成交量最大,次月次之,而两个最远的季月的成交量最小。
不得不说的是,香港恒生指数期货市场的保证金制度略有不同,它的每手合约初始保证金是一个固定的数字,白话称为按金,按金的相应调整则通过交易所来完成。而有些交易所则是根据当天的结算价计算出第二天的保证金数额。
这种按金制度在87年的股灾中吃了大亏,当时由于股市暴跌,每手按金为15000元的看多期货合约最多只能支撑300点的下跌,等到过了这个数字,不止是合约化为乌有,就连持有人也要欠下一大屁股的债务。这个时候如果想要结算,问题就大发了,数以万计的合约可能违约,香港期货交易所的名声将立刻扫地。
当时的港英政府为了恒指结算的问题不惜关闭交易所长达四天之久,后来终于在各方的斡旋下,搞了一个由香港政府出资50,主要银行和经纪出资50,筹措一笔20亿港币的备用贷款给香港期货保证公司的计划,后来追加到40亿港币,才勉强地将当时总价值高达18亿港币的未平仓合约给处理掉。
后来期货交易所进行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力保不会出现大规模违约的情况。时至今日,香港期货交易所的期货、期权交易数目已经跃升到世界第六,是一个相当庞大的交易市场。
钟石足足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将心中期望的头寸建立好,虽然他并不在意头寸的平均价位,但是经纪行倒是忠实地完成了他们的职责,将钟石做空的头寸平均价格抬高到了14200点左右。
换月之后,这批8500张合约立马出现了亏损,因为香港股市在经历了上个月的低迷后开始上涨,不过亏损的情况并不严重,加上钟石还有一笔3亿港币的额外准备金在经纪行的账户上,因此经济行方面并没有削减头寸。
这几天下来,恒生指数暴跌,钟石的头寸也跟着转亏为盈。截至10月17日,他手头上的合约每张盈利600点,即30000港币,再乘以数目的话,整个账户的盈利达到3亿5千万港币,收益率达到100,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可以见好就收。
这几天经纪行方面一直打来电话,建议钟石进行结算,或者挪部分资金到11月份做对冲。钟石不胜其烦,在几次骚扰过后果断地给经纪行下了最后通牒令,如果再有类似的情况,他将换一家经纪行。
如此一来,经纪行方面顿时消停了,而钟石也落了个清静,只不过他仍然密切关注恒生市场,时不时地敲打几句经纪行。
香港期货交易所有规定,持有超过500张的未平仓合约(包括期货和期权、各个月份合约)就要将持有方报于期货交易所。钟石这边上报的是天际线金融公司,而他则作为代理人的身份。这种离岸金融公司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纯粹的投机者,自然,期货交易所是不会把具体的公司名称透露的,经纪行也不会,但是会把这些持仓单数列为投机单一行,定时公布出来以向市场提示风险。
钟石挂完电话后,又一个人静静地想了半天,觉得没有什么遗漏之处,才离开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