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旭帝想了又想,决定立太子,立一个至少未来二十年都对自己没有威胁的儿子。这个儿子,必须选年纪小但看得出资质,能够教导成才的。第二,必须母族不显,能依靠的人只有自己,这样的话自己给他什么,他就只能伸手接什么,而没有胆子擅自出手去拿。
他将视线落在自己十岁以下的儿子身上。未满十岁的儿子只有七个,里面还有三个不满五岁。这些年他到底还是少入后宫了,较之以往更清心寡欲,年纪小的儿子真的不多。他叹着气将满足条件的四个儿子考察一遍,发现有两个孩子特别聪慧。
这是喜事。
永旭帝高兴地继续第二重考察,确定其中一个孩子的母家是北地一个有名的没落士族,一个的生母是早些年犯错被他打入冷宫的美人,那个美人当年是被父兄的贪墨案牵连失宠的,失宠后为人日渐偏执,竟然暗害某个妃子小产。永旭帝一怒之下将其贬入太青宫,如果不是几个月前太青宫突然出现一个皇子,说是那个美人所生,他都记不得她了。
细细看这孩子的眉眼,倒是与自己有两分相似,听说之前从太青宫出来时,双足还有一些跛,到今日已经完全看不出来了。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当年承仁皇帝的经历,永旭帝自然也了解过,再看自己这个突然出现的儿子,心中突然生出一分宿命感。
难道自己这个儿子,真的有承仁皇帝的造化?
这些年日渐迷信的永旭帝,第一次就国祚之事询问明尊护国大师。明尊护国大师一见皇十一子就面露惊疑,虽很好掩去却逃不脱永旭帝的法眼。见明尊国师再三推脱,永旭帝心中越发在意,言辞恳切地请求国师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