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页

那个时候,当李斯提出这个计划的时候,他想要反对,韩非的骨子里流的是韩氏的血,比起这些异姓大臣,他更信任自己的宗亲,但同时,他又明白,想要推行变法,韩氏一族就必须要做出牺牲。

韩非突然有些怨恨,他怨恨自己该死的无情和冷静。

而在另一边,与已经有些动摇的韩非不同,完全不为所动的李斯已经看准时机,冷冷的继续说道:“诸位大人的亲兵已经整编入新军,诸位的家人也已经被妥善安排在新郑城,三日之内,移交封地所有大权于国府,违者,杀无赦。”

断断续续的抽泣声中,大殿中已经拜倒一片,不论是真心还是假意,众人沙哑着声音齐呼道:“我等愿意拥护变法!”

从公元前250年到公元前249年,蛰伏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一记惊雷,终于在新郑打响。

新选派的各县县丞被派往各地,秘密的冶铁厂每天都在生产着锋利无比的铁剑,新军开始了严酷的训练,稍稍劣质的铁剑已经通过秘密的商铺销往他国,携带重金的细作,也已经悄悄的潜入他国。

而在同一时刻,一位年轻人,也已经从魏国的出发,准备到韩国的新郑来碰碰运气。

这位年轻人,他的父亲是位看守城门的小卒,他本人正职是无业游民,副职是大盗,但是他最厉害的武器,不是刀剑,也不是拳头,而是他的这张嘴,一张抵得上雄兵百万的嘴。

第32章

战国时期,有这么一批从事政治活动的谋士,他们审察时势,或是选择“合纵”,或是选择“连横”,他们以布衣之身庭说诸侯,以三寸之舌退百万雄师,不费一兵一卒,只凭一张嘴,便可安邦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