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页

汤姆始终在寻觅着自己的第一座奥斯卡小金人,但残酷的现实就是,他就连拿到一个提名都无比困难,从“大开眼界”到“香草天空”再到“最后的武士”,其实这些作品之中他的表现都不错,也都在不少影评人协会拿到了提名,可最终都倒在了奥斯卡提名门槛之前。

那么,兰斯会是他的下一次机会吗?

汤姆细细地打量着眼前的兰斯,说实话,兰斯没有太多的资本让他相信,不是吗?“上帝之城”是唯一的一部证明而已,在好莱坞,兰斯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新人菜鸟;可是兰斯那坚定不移的眼神和从容不迫的态度,却让汤姆脑海里的质疑发生了变化——从对兰斯的质疑演变成了对剧本的好奇。

汤姆犹豫了一下,把茶杯放在了桌面上,弯腰拿起了桌面上的那个剧本,然后翻阅了起来。可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不是一个剧本,而是……而是一个故事,一个叫做文森特的人的故事,开篇就写着,“文森特,原名文斯·瑞佛(vce river),1962年出生在明尼苏达州,文森特出生的那一天是一个晴天,明媚的阳光夹带着森林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居然是一个小小的传记!汤姆不由抬起头来,看了兰斯一眼,显然不太明白这个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借刀杀人”是一部传记电影?可是就他从经纪人那里得到的信息来看,这是一个惊悚犯罪电影,难道,兰斯把文件带错了?

兰斯却彷佛根本没有察觉到汤姆的眼神一般,缓缓地靠向了椅背,端起了自己的红茶茶杯,慢条斯理地开始品尝起下午茶的悠闲来,从容而惬意;汤姆顿了顿,发现兰斯根本没有回答自己疑惑的打算,那胸有成竹的姿态让他不由愣住了,脑袋细细地转了两圈之后,他又一次低下头,继续翻阅起手中的故事来。

主动权的掌控似乎在悄无声息之中发生了变化。

第194章 剧本功力

“借刀杀人”的剧本可以说是十分不俗的,剧情起承转合的控制以及整体架构的格局都值得称赞。那么,整个剧本的差距在哪里?兰斯仔细思考了之后,觉得终究还是在台词以及人物塑造方面。

可以看得出来,“借刀杀人”的编剧斯图尔特·比蒂试图为电影注入一种哲学思想,包括了关于当代社会邪恶与正义的模糊界线,不仅罪恶黑暗横行霸道,就连正义势力也开始被腐蚀入侵,更为可怕的是,类似于二战种族灭绝的惨剧居然又一次在卢旺达爆发了,而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的人们却冷漠以待;包括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在逐渐拉远,大城市背景之下的小人物因为生活疲于奔命,漠视灾难、漠视苦难、漠视陌生,让生活仅仅沦为生活,不再具备意义,更不具备人文深度,彷佛又一次回到了钻木取火的原始社会。

其实,“借刀杀人”的剧本核心是十分庞大的,故事主线是一个黑帮大佬为了逃避法律制裁,买凶杀人,将所有的证人都直接消灭,但却跳过了这条隐形主线,以职业杀手文森特和出租车司机麦克斯之间的互动、对决贯穿起整部电影,继而以小见大,将电影里那种现代都市里命运的悲怆和道德的沦陷展现出来,最后突出人类的渺小和社会的冰冷。

但问题就在于,斯图尔特的台词功力差了不止一个段位,人物刻画也徒留框架、毫无灵魂。这其实是一个连锁反应,人物形象不够深刻和具体,导致文森特和麦克斯之间的对话充满了张力,却始终缺少火花,更加缺少深度,台词仅仅只是苍白无力的片段结合,没有来自角色,更没有发自内心,无法与人物融为一体,更加无法与剧情合二为一;台词无法进一步推动、深入剧情,以至于影响了整个剧本核心思想的挖掘。

真正见证一个剧本功力的,恰恰就是台词。

所以,在拿到剧本之后,兰斯认认真真、反反复复地思考了许久。

其实,“借刀杀人”完全可以成为“上帝之城”之后的后续,思想核心承上启下。“上帝之城”讲述的是在人们所不知道的另一个世界里,罪恶和黑暗横行,人们原本以为那个世界距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但兰斯却赤裸裸地将其拍摄了出来,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借刀杀人”讲述的就是与“上帝之城”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却无视了“上帝之城”苦难的人们,冷血、疏离、自私、残酷、漠然,他们对上帝之城、对卢旺达的无视,他们对身边犯罪的纵容,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漠视、对陌生人的冷酷,他们对自己生活之外的所有问题的不在乎……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滋生、纵容、甚至推进黑暗的降临。

也许,不久之后,第二座上帝之城就要诞生了,而且更加黑暗、更加堕落、更加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