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页

兰斯点点头,对于“疯狂的麦克斯4”来说,拍摄的难度无疑爆表,甚至比“阿凡达”、“地心引力”还要困难,不仅仅是对于兰斯,对于整个好莱坞来说,都将是一个难于登天的课题。因为这些都不是电脑特效,而是还原了电影工业最淳朴、最原始的手段,将真实和艺术的结合推向巅峰。

“我们先用绘图画出故事线,模拟出电影画面,然后在拍摄之前投入彩排,从光线到角度再到轨道,甚至是演员的表演方式,全部都进行多次彩排。投入正式拍摄时,在各个角度、各个车辆上都安排摄像机,包括全景和广角远景,一鼓作气投入拍摄,一个地方出错,全部推翻重来,一直到完美为止!”

这是从“水果硬糖”经历了一镜到底之后,兰斯的一次进化。

在电影产业的现代化拍摄手法中,蒙太奇被运用太过频繁,剪辑的艺术被推向极致,这也是最佳剪辑奖被成为小最佳影片的原因,而没有提名最佳剪辑奖的作品往往会被认为不具备竞争最佳影片的资格。但眼花缭乱的剪辑,却忽略了真实性,不仅会出现一些过场的衔接漏洞,而且还会导致视效场面的效果被进一步夸张化,导致电影与观众的距离开始拉大,那种疏离感是无法取代的,强大的视觉特效可以让观众感受到肾上腺素蓬爆的效果,但却无法真正让观众相信,“这就是真实的”。

所以,这一次兰斯要做出改变,剪辑依旧是他的最大利器,但他却会采用一鼓作气的方式,将脑海里构思的角度、画面、剪辑方式全部都树立起来之后,通过彩排来磨合,并且最终投入拍摄。这不是一镜到底,但却是一次性拍摄,不容许任何瑕疵的一次性拍摄。等画面呈现出来之后,再通过剪辑的手法,将整场戏以三维立体的方式构建起来,完成电影的塑造。

这种方式要求之高,难以想象。

第一,要求彩排一丝不苟,可能为了拍摄一场戏,就要耗费十天半个月进行彩排;第二,容错度十分低,在拍摄过程中任何一点意外,就可能导致整场戏必须重来,损失的经费将会犹如泼水;第三,导演必须保持高度的清晰意识,兰斯必须想好每个角度、每个画面,甚至就连剪辑出来的效果都必须考虑到,他没有参考物,只能通过脑袋来完成这一任务,如果是兰斯的构思出错了,那么不仅仅是拍摄,可能就连彩排都是白费了。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这种拍摄方法不仅困难,而且成本十分高,几乎就等于是在撒钱。但,同样可以预见的是,一旦拍摄成功,这将会是电影史上的又一次壮举,以复古的方式呈现出现代的效果,并且真正地消灭电脑特效所带来的疏离感——因为所有画面都是真实发生的,真正地让观众身临其境,与故事融为一体。

这种观影效果,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空前绝后!

第695章 热火朝天

乔治因为兰斯的话语而陷入了沉思,不得不说,兰斯的想法十分大胆,可以说十分复古,但却又十分现代,与当前任何一种拍摄方式都截然不同,完全可以说是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流派,难道这就是兰斯在探索商业与艺术融合道路上的核心思想吗?

这也并不稀奇,当初“借刀杀人”时就是如此,兰斯遵循了商业类型片的叙事手段,但却采用了艺术作品的拍摄方式,以灯光效果来呈现出情绪的变化以及空间感的错位,并且进一步将人物心理放大,一丝一毫的变化都在灯光之中展露无遗。

这种果敢而破格的尝试,引发了业内人士的一片惊呼,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实验性的拍摄手法。但结果无疑是喜人的,“借刀杀人”不仅在商业票房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还让汤姆·克鲁斯打破了束缚,首获小金人。

其实不仅是“借刀杀人”,兰斯目前上映的四部作品都是如此,包括“后天”。乔治不由开始思考,难道是因为兰斯接受了欧洲大陆和北美大陆不同艺术思想熏陶的缘故?这不仅仅是能力,更是一种天赋。

除此之外,乔治想的还更加深远一些,采用这种拍摄方式,不仅意味着兰斯必须对所有构图、所有剪辑都了然于胸;同时还意味着兰斯对于台词的把控、人物的塑造和内核的挖掘都有着高人一等的认知。乔治可不会忘记,兰斯对于“疯狂的麦克斯4”的野心有多么强大。

如果仅仅只是按照乔治的构思来进行拍摄,兰斯的方法将可以完成呈现出这一道视觉盛宴,但兰斯的意图却不仅如此,他还希望对人性和末世进行更近一步的挖掘,这也意味着人物调度、画面构图、台词串联都必须纳入考量范畴,难度之大……已经超出了乔治的想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