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魏鸿坤诧异的应了一句,但紧接着便皱着眉头反问道:“微信号是什么?微积分的一种吗?”
卢嘉栋连连摆手:“不是,不是!”
两位老专家有时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人,假话在他们的脸上根本藏不住,也正因为如此,当卢嘉栋看着杨弘毅和魏鸿坤诧异疑惑的神情时,胸膛内怦怦跳动的心终于稍稍平静下来,没办法,两位老专家所提出的新式进气道方案实在是太过震撼了,震撼的以至于让卢嘉栋都觉得面前的两个人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要知道,杨弘毅口中的“鼓包”进气道,在后世有个正式的称谓叫做dsi进气道,又名“蚌”式进气道,最初是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九十年代开发出来的新式进气道,并成功应用在第四代战机f-35上。
而中国则从新世纪之初逐渐掌握这种先进的进气道技术,并应用在“骁龙”、改进型歼10、第四代战机歼20、歼31上面,然而没想到这个应该出现在后世的进气道模式,竟然被杨弘毅和魏鸿坤研究出来,这不能不令卢嘉栋感到震撼,甚至都在想这两位老专家是不是跟自己一样也是穿越者。
正因为如此,卢嘉栋才会问出有没有微信号这样只有后世才明白的话,而所得到的结果却让卢嘉栋更是惊得合不拢嘴,两个人并不是什么穿越者,至于dsi进气道则是通过成百上千次实验以及两位专家多年的经验总结,创造出来的,得知真相后,卢嘉栋不得不打心眼里佩服这两位老专家渊博的学识……
“我觉得这种进气道很好,如果完善一下可以应用到咱们的新式多用途战机上,对了,这款新式进气道有没有名字?”
恢复正常的卢嘉栋,很快便将这款新式进气道确定为多用途战机的气动模式,这让一直担心的魏鸿坤终于安下心来,笑着摇了摇头:
“我们都叫它鼓包!老杨觉得想河蚌,所以也叫‘蚌’式进气道!”
“不好不好!”卢嘉栋连连摆手:“让我看,既然是您二位研制的进气道,那干脆就叫‘杨魏’进气道,恩……就用这个名字了!”
第717章 脉动式生产线
杨弘毅和魏鸿坤所研制的dsi进气道自然是具有开创意义的,也正因为如此,卢嘉栋很想将这个在后世才得到大规模应用的空气动力学技术,冠以中国人的名字,并永载史册,就如同当年的“万山导轨”一样,只要提到这个名字便会想起枪械上的“鱼骨排”,所以他才会第一时间想到用两位老专家的姓氏来命名。
然而令卢嘉栋意外的是,无论是杨弘毅还是魏鸿坤,都坚决拒绝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其中自然有军工人员的保密制度,但更为重要的是,两位老专家的大公无私,几十年来他们不为名不为利,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千辛万苦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为的就是能够让这个叫中国的东方古国能够重新焕发出昔日的荣光,只要祖国能够富强,他们愿意放弃一切,哪怕是最为宝贵的生命!
既然如此,那小小的命名自然无法进入两位老专家的法眼,相比之下,他们更关心的则是这项极具潜力和价值的新技术,在新机的应用效果能否达到理论预期,对于这一点,卢嘉栋也很期待,但对于两位老专家拒绝也不免有些遗憾……
不过卢嘉栋这份遗憾并没有持续多久,便被另一个更为震惊的技术成果所取代,而带来这个技术成果的不是别人,正是如今高新机项目的总设计师程远航,只不过他这次拿出来并不是有关大飞机的技术创新,而是一项对未来航空产业极具影响的生产工艺——脉动式生产线……
“当年在美国的时候,看着汽车工厂里的流水线作业,就觉得很震撼,后来在他们的船厂里,也有类似的生产流程,所以我就在想,咱们飞机制造能不能也能搞出一种流水线式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