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色彩场景。不过老实说,学这玩意很吃天赋。”
台下学生被他诙谐的语气逗得一笑。
但也有人反驳:“潘老师,你的意思是说努力没有用咯?”
“我可没这么说过。”潘学海耸了耸肩,“如果你能把色彩公式全都背下来,那也不赖。”
只是历史上那些真正惊艳人心的色彩作品,靠得基本都是天赋。
潘学海在心里默默补充了一句。
他的目光在教室内巡视一圈,发现坐在后排的少年听得很认真。
潘学海接着讲下去,“第一点是感觉,使用整体模糊观察的方法,注意让你的眼睛远离观察个体焦点,必须一目了然地看到整个视野...强调生活气息,面积、明暗、冷暖和补色对比等等。第二点是构图,合理的构图肯定会给人一种观赏的舒适感,尤其是在色彩的评分中,会是你给评卷老师留下好印象的利器。当然这主要是韩老师教你们的,我在这里就不多阐述了……”
潘学海口干舌燥地讲了大半个小时的理论知识,便让学生们动手开始画画了。
他拧开冰矿泉水灌了几口。
“照着这张照片画啊。”潘学海拍了拍黑板。
色彩素描,永远都飞不出褶皱布料的世界。
照片里,两张灰蓝褶皱的桌布交叠在一起。桌上搁着一只玻璃花瓶,里头插着一束淡黄色的郁金香。
旁边精致的描金边小碟子里搁着三个小巧玲珑的柠檬,和一串荔枝。
学生们惊呆了。
“不是吧潘老师?!才第一次就让我们上手这么高难度的画?”
潘学海含笑道:“也不难啊,色彩公式我刚才都告诉你们了。”
学生们:“……”
事实上,按照教程潘学海确实不应该这么早就让他们尝试这种复杂的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