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波澜

“你忘了,你张大嫂嫂家里有什么人了吗,你嫂嫂没几个月就要生了,她那几个婶婶,前段时间可全都回京了,就等着抱侄外孙呢。”

盛明兰这才恍然大悟,张家男丁稀少,但是女卷可是多的很,张家上一辈的几个婶婶,脾气秉性各不相同,自然在汴京结交的官卷和闺中密友,各有各的圈子,几乎囊括了汴京所有的官卷类型,有她们几个在不同的圈子故意聊起这件事,言语中偏向盛明兰,消息半真半假,再加上这两天很多事情左证了她们所言非虚。

一传二,二传四,可不就在汴京官卷里面传遍了吗,秦大娘子再厉害,本来她做的很多事情就见不得光,在人前还要装模作样,张家那几个婶婶可不像秦大娘子,啥话都敢说,自然可信度更高了。

盛明兰和盛老太太聊这件事的时候,蜀县侯府那边,张大娘子也在和盛长槐聊这件事,不过张大娘子这时候脸上却带着一丝歉意。

“六婶刚才来的时候告诉我,说这件事恐怕没那么容易让秦太夫人长记性,还是有部分官卷心里是偏向秦太夫人的,觉得秦太夫人做的没那么过分。”

盛长槐看自家娘子这样,连忙安慰她,这件事,不过是他临时起意,光想靠这个叫秦太夫人投鼠忌器,怎么可能,只不过是叫明兰日后在跟官卷打交道的时候,不至于叫人误解,但是,张大娘子哪里是这个意思。

“不是这样的,主要是因为大姐姐的婆母,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和咱们家是姻亲,不帮着六妹妹说话,反而说咱们是咱们家六妹妹的不是,故意叫秦太夫人下不来台,因为她是大姐姐的婆母,忠勤伯府和咱家是姻亲,她的话,反而让很多人愿意相信。”

当然不止忠勤伯夫人,还有康家的杨娘子,这两个和盛家关系亲近的人家,反而报以不同的意见,倒是叫张大娘子十分困惑,她虽然嫁入盛家,但因怀孕的缘故,对积英巷那边有些事情不太清楚,自然觉得这两人不顾亲戚情分,不帮着说话倒也罢了,反而在拆亲戚的台。

康姨妈那边盛长槐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忠勤伯夫人那边,盛长槐还是知道她为何这么说,随着盛长槐封侯,盛家在汴京的地位水涨船高,忠勤伯那边盛华兰的日子越来越好过,除了忠勤伯夫人,毕竟有两件事忠勤伯夫人一直耿耿于怀。

“前段时间忠勤伯府的嫡女出嫁你知道吧,也不知道这忠勤伯夫人是怎么想的,竟然想拿大姐姐的陪嫁给她嫡亲的女儿做嫁妆,咱们家不同往日,婶婶那边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上门去闹了一场,叫忠勤伯差点在亲家面前下不来台,痛骂了忠勤伯夫人一场,才打消了忠勤伯夫人的念想,不得不另想其他办法,听说最终袁姑娘的嫁妆不是特别丰厚,在夫家有些抬不起头。”

这件事王大娘子战斗力爆棚,一己之力给盛华兰解决了,放到以前,王大娘子还没这个底气,敢到袁家闹,但绝对不敢在忠勤伯会见亲家的时候闹,但现在盛家也是勋贵,虽然盛华兰和盛长槐现在名义上隔了一房,但盛华兰和盛长槐关系莫逆,忠勤伯即便是丢了脸,但理在盛家,自然不会怪罪到盛华兰头上,自然是对罪魁祸首,自家夫人心里十分不满。

“袁姑娘那件事,本来忠勤伯夫人就对咱们盛家不满,但以前还主要是对婶娘有怨气,另外还有一件事你不知道,袁家长子回京了,因他嫡亲的妹妹出阁,有这个借口,忠勤伯终于同意把袁文纯调回京都来。”

这都七八年了,袁家长子一直在河北军中历练,也不是忠勤伯真的都多么狠心,而是因为袁文纯在河北军中,确实有点长进,盛长槐之前就知道,这汴京世家子弟,其实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袁文纯自然也一样。

之前忠勤伯总是觉得长子不上进,比不得次子,等到袁文纯因为做事太孟浪,不得不忍痛将他派到河北历练之后,没想到过了几年,倒也有了点出息,性格虽然没有变,但至少让忠勤伯看到了继承人出息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