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的第三场考试,也就是最后一场考试考的是策问五道,考题的内容为经史、时务、政治。
策问不管是在童试,还是在乡试,又或者在会试和殿试都是最难的。乡试考的策问,要比之前院试和府试考得策论难上一千倍,所以林淮玉需要考一整天。
就在林淮玉在家里模拟考乡试的最后一场考试时,朝堂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有官员提出三年后的乡试应该提前一年,因为上一次和今年的都乡试推迟了一年。下一次的乡试不应该再推迟一年,应该以正常的时间开考。
这个提议一提出来就得到了很多大臣支持,毕竟说得对,但是也有不少大臣反对。
朝堂上的大臣们分成两派,一派支持两年后举办乡试、会试、殿试。另一派反对,觉得还是三年后举办比较好。
大臣们争论半天也没有争出个结果来,庆隆帝被大臣们吵得头疼,懒得再听他们吵,就让全德海宣布早朝结束。
早朝结束后,叶文赋、宋修文、太傅、殿阁大学士、礼部尚书等大臣被叫到御书房。
庆隆帝把他们叫来,就是商议要不要在两年后举办乡试、会试和殿试。
殿阁大学士说道:“其实秦大人说得有理,三年前的乡试和今年的都推迟了一年,下一次的乡试不应该再推迟一年,应该以正常的时间举办。”
太傅赞成殿阁大学士的说法:“如果在三年后开考乡试,那么又推迟了一年,这不太好。”
叶文赋想了想说:“不能这么算,三年后举办乡试并没有推迟。”
宋修文附和道:“如果提前到两年后考是不是太急促了些,毕竟今年也要考乡试?”
“并不急促,相反对学子们来说这是好事,毕竟不用再等三年参加下一次的乡试。”殿阁大学士言道,“因为上次的乡试推迟一年,导致今年的乡试也推迟了一年,这对学子们来说反而不好。”
太傅忽然说道:“皇上,臣还有个提议。”
“太傅请说。”
“上次的乡试,不仅推迟了一年,还扩大了录取人数。那么,今年和下一次的乡试,应该减少录取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