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婚后,林淮玉就开始帮叶文赋修书。
叶文赋一直想修书,但是朝堂上有理亲王一派人在,局势不稳定,就迟迟没有进行。如今,理亲王一派的人被铲除,朝堂局势明朗又稳定,他可以安心地修书了。
庆隆帝对他修书一事很赞成,并且大力支持。
林淮玉要参与修书一事,太傅和殿阁大学士他们之前还不赞成,觉得他不稳重,还有些轻浮,认为他不适合。主要是林淮玉之前考殿试的睡觉,这让太傅他们对他的印象一直都不好。
叶文赋没有搭理太傅和殿阁大学士的意见,坚持让林淮玉参与修书。
庆隆帝一向看中林淮玉,对他参与修书一事并不反对。再说,林淮玉还年幼,修书期间正好可以磨一磨他。
太傅和殿阁大学士觉得林淮玉修书肯定会错漏百出,也一定会没有耐心,结果却超出他们的意外。
林淮玉修书不仅非常小心谨慎,而且非常稳重,修出来的书让太傅他们挑不出任何错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傅和殿阁大学士他们对林淮玉的看法渐渐发生了改变,发现林淮玉并不像他们认为的那样。相反,这孩子是真的沉稳稳重,一点也不骄傲或者得意忘形。
庆隆帝见太傅他们对林淮玉改观,还调侃他们一直以来对林淮玉偏见太大。太傅他们也很委屈啊,一般来说年轻人都会骄傲得意,做事不够沉稳,甚至冲动,谁知道林如海的儿子年纪轻轻却像个老头子一样。
林淮玉成婚后,家庭和事业都进行的非常顺利,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林如海还远在福建,无法跟他们团聚。
好在他们没有久等,在贾琏和王熙凤他们出狱的那一年,林如海终于从福建调回到京城,并且升职了。他从巡盐御史直接升为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是从一品官,虽然不及正一品的太傅或者殿阁大学士,但是它是朝廷的钱袋子,十分重要。
林如海这些年做巡盐御史做的非常出色,让他回京城任职户部尚书最合适不过。
除了给林如海升职,庆隆帝还赏赐了不少东西,毕竟这些年林如海真的不容易。不止如此,庆隆帝还给林淮玉和小黛玉赏赐。
小黛玉成为了县主。林淮玉则从翰林院侍读升职内阁侍读学士。他升职除了沾林如海的光,还有他修书的功劳。
贾琏和王熙凤他们出狱后,一家人就搬去了平水村的庄子住,并把在尼姑庵代发修行的贾探春她们几个也接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