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念之所以担心林淮玉会在这么多重要人物面前演砸音乐会,主要就是因为莫扎特第四十一号交响曲不好指挥演奏。
要想演奏好莫扎特的第四十一号交响曲, 没有一定的“功夫”是不行的。好在柏林爱乐乐团曾经演奏过好几次这首交响曲,林淮玉指挥起来没有那么难。
卡斯利尔先生并没有特意教林淮玉怎么指挥演奏莫扎特的第四十一号交响曲, 而是让他自己先去理解这首曲子, 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再去指挥柏林爱乐乐团。
林淮玉对莫扎特的第四十一号交响曲的理解,自然跟卡斯利尔先生理解的不太一样。林淮玉理解的莫扎特的第四十一号交响曲要比其他人多了一分“神性”。这个“神性”让这首交响曲所表达的感情一下子拔高很多。
在林淮玉看来, 这首交响曲是莫扎特一生中最“神”的一首交响曲。这个“神”, 乐迷们可以理解为“神性”, 也可以理解为“神了”。
卡斯利尔先生觉得林淮玉这么理解也很对, 而且很独特。
台下的宾客们, 几乎都听过莫扎特的第四十一号交响曲,甚至听过很多版本。卡斯利尔先生指挥演奏的版本跟莱尔德先生差不多, 都非常贴切乐谱的。其他指挥演奏的版本, 多多少少都有点不足, 或者有些问题。
目前,台下的宾客们听过最好版本的莫扎特的第四十一号交响曲是莱尔德先生和卡斯利尔先生的。不过,现在又要加一个林淮玉指挥版本的。
林淮玉指挥的第四十一号交响曲多了一分“神性”,这分“神性”并不突兀或者奇怪,相反莫名地贴合。台下的宾客们听了后,觉得很是惊奇,但是同时又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就像是“啊,原来这首交响曲还有这么一面”的感觉。
对于林淮玉这种独特的理解,台下宾客们觉得是非常惊喜的。他们来听音乐会,当然想听和以前不太一样的第四十一号交响曲。林淮玉指挥的第四十一号交响曲,让他们听到了不一样的东西,但是又让他们能接受。
一首古典音乐,演奏者是可以进行第二次创作的,但是第二次创作是不能违背原本的乐谱,也就是说不能离谱。准确来说,第二次创作是在原来的乐谱上,让音乐再升华一下。
林淮玉指挥的莫扎特的第四十一号交响曲得到了升华,并且得到了所有宾客们的承认。
指挥演奏完第四十一号交响曲,整个音乐大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一般来说,在音乐会进行中,宾客们最好不要鼓掌。等到音乐会结束再鼓掌,但是林淮玉指挥的莫扎特的第四十一号交响曲太精彩动听,再加上宾客们见他停顿了下来,就忍不住鼓起掌来。
林淮玉听到掌声,就没有急着指挥下一首曲子,而是过了一会儿才继续指挥。
宾客们见林淮玉再次拿起指挥棒,就立马变得安静下来,听林淮玉指挥下一首交响曲。
林淮玉接下来指挥的是莫扎特的第三十九号交响曲和第四十号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