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都是砖瓦房。

什么供销社、国营饭店、照相馆的也都有。

街上男男女女身上的补丁也少了很多。

闻夏还是第一次见这样的场景,不免有些好奇。

不过她这次的目的是去黑市,她就没有再多看。

凭着原闻夏的记忆,七转八拐地走过一条条冷情的胡同,在她怀疑自己可能走错路时,一转头,看见一条热闹喧哗的小胡同。

胡同里有很多来来往往的男男女女。

有的两手空空,有的挎着竹筐,有的提着网兜,有的捧着一个盆等等,红薯、红糖、麦乳精的都在这个胡同里出现了。

这就是这个时期的黑市。

它某种程度上调和了计划经济上的一些问题。

比如有的人有钱没票买不到粮食,有的人有票没钱又办不了事儿,于是在这儿中和一下,互相解决问题。

闻夏本来打算换粮票或者糖票的,但是她把胡同来回走了一遍之后,她的想法改变了。

“小姑娘,你抱的什么,粮食吗?”

不等她出手,就有人询问她了,她转头一看,是个穿着灰蓝色上衣的老人,她小声回答:“是粮食,白面。”

老人一听,眼睛发亮:“白面?怎么卖?”

闻夏说:“不卖。”

老人眉头一皱:“不卖你来这儿干什么?”

闻夏接着说:“我来换东西的。”

“换什么?”

“红糖。”

“怎么换的?”

“四斤白面换一斤红糖。”

“太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