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两是真的心动了, 但接下来反而对此闭口不提。主要是他们还没想好,要不要做,要怎么做?
步姗也不着急,只告诉他们如果要开厂她可以出钱合作,随后就转移了话题。让穆学介绍一个外语顺畅,能够和人沟通的同学。
穆学心里乱糟糟的,听到这话暂时把杂乱的思绪抛开,帮步姗联系人。他没找自己班,而是同年级外语成绩非常好的同学。
步姗给开了一百块一天的工资,交易会五天,到时候她会派人来接。谈妥后步姗听着他们的介绍,在学校里逛了一圈就回去了。
穆学跟曾健太过看轻他们手上捏着的技术了,别看只是一个电子表,但现在的电子表都是进口的,不说价格多昂贵,就是数量也太少了。
这方面的市场华国可以说是空白一片,利润不比她手上材料都不需要多少本钱的海味差多少。
而且之后几十年就是电器网络比较普遍的年代了,她这边要是能做电子表,跟这些事和人脉拉上关系,之后要是有心可以试探的往这边发展,不至于没有一点头绪,转型也能更稳一些。
不过没成也没关系,她现在的海味和盐田也是长青产业。只要她能跟上,即使网络再发达,实体店面受到的冲击再多,也影响不到她这个原材生产商。
如果穆学曾健想要自己做,她也不生气,只要华国能自己生产而不是用外汇买回来就行了。
......
步姗没有在S市等穆学的回复,在第二天就回了特区,这才接到小周调查到的消息。
陈巧在两年前就在还是小村子的特区买下了地,后来跟人合伙要开厂。这厂子一个月前就开始动工了,现在厂子已经修建好,设备也到了,而且招工也完备,已经开始生产了。
而小周是昨天调查回来的,估摸着现在已经有成品了。步姗沉吟不语,距离交易会还有十天,这么看来这厂子抓紧一些产出,还有进去的可能,这就要看厂子的拥有者有没有这个能量了。
步姗转了转手中的笔,随后一下子握住:“跟陈巧合伙办厂的人是谁?”
“是特区里刘领导的弟弟,刘有财。”
步姗:“......”
这名字,充分的体现了为他取名字的人的朴实无华的愿望。
步姗心里有了些准备,估计她在交易会上就可以碰到他们了。至于其他的......步姗低头思索着,好半晌之后,决定先回一趟南山村。
......
步姗离开了特区,为交易会做着准备。
而罗海文带着一大车的货到了特区,开始风风火火的准备着。
他本来想着在离赵乐成远一些的地方开店卖海味,但后来又不太确定能不能行,最后干脆直接把货往自家店里一摆,很快这间歌舞厅就成了兼职卖海味的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