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宣武盛世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1616 字 2个月前

宣武皇帝苦笑道:“非儿子不孝,实在无能为力呀……”

“罢了!”曾氏到底是经历过几十年风雨,整理好心情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你们父子倒了,大明不能倒。”

“母后,你的意思?”

“依哀家的意思,让太孙监国吧。”

宣武皇帝闭目思虑片刻,就应下来:“太孙年岁不小,监国正合适!”

翌日,太孙监国,北京城瞬间满城风雨。

谁都没有料到,皇帝和太子竟然都病得如此严重。

及至三月,一场倒春寒到来,太子终于扛不住,咳嗽半天才离去。

待得知太子病逝时,宣武皇帝虽然哀伤但却又缓了口气。

太子柔弱,不似人君。

太孙虽是中庸之才,但却强之太多,算是勉强合格的人选了。

又过了几日,皇帝也不行了。

在一众文武勋贵中,宣武皇帝安排了后事,为太孙继位后掌权铺路。

而面对自己的老母亲,宣武皇帝则述说着自己的不甘:“孩儿以宣武为年号,想着继承是世祖皇帝的遗志,大展威风,而这天下哪有布武之地?”

言罢,他满心不甘而去。

太孙继位后,拟定宣武皇帝庙号为显宗,改明年为承德元年。

本来嗣皇帝想给自己爷爷上庙号为太宗,但却被群臣所阻。

且不说成祖皇帝如何,你这让哲宗皇帝情何以堪呀?

人家第二代没得太宗,你第三代得了,这不是打脸吗?

显宗是汉明帝之号,「功烈光于四海,仁风行于千载」是其子汉章帝追尊他时的赞词,正好对应了显字的「显扬表彰」之义。

在内阁看来,宣武皇帝虽然武功不盛,但却平稳的承接了绍武之治,开创了宣武盛世,让大明的仁政武功达到了全盛。

截止宣武三十年,大明有省二十七,四将军府,两总督府。

合计府四百八十,县一千八百二十。

京营二十万,边军二十万,地方巡防营五十万,水师五万,合计九十五万。

至于人口,更是直接跨越到了三亿的门槛,达到了三亿一千万。

而且据内阁所知,仅仅南洋就外流上千万人,而且都是青壮年。

要不是这些年持续的人口外流,大明人口早就突破三亿了。

如此庞大的人口,自然就贡献了大量的赋税。

早在宣武十四年,赋税就跨越到一亿五千万。

及至宣武二十九年底,由于与藩国贸易不断攀升,赋税抵达至一亿七千万,几乎比绍武时期翻了一倍。

如此看来,显宗倒是委屈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