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页

第三十六章 行走中的苏昀

公司里,李明然正好在研发部,指导几个研究生的算法。

未来的数据中心,最主要的工作有两项:用户信息收集,在收集的信息基础上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用户行为模式。

前者工作量大,但难度不高,主要通过计算机自动化完成,后者是工作的难点和重心,数据中心能否有科研成果,关键点就在数据挖掘工作。

“数据挖掘的技术含量非常高,和人工智能有很大的交叉。”李明然和赵泽君稍稍解释一番就明白了,所谓的人工智能,就是要机器去模拟人类的模式,前提是对人类行为、思考模式进行分析,把人的行为公式化、数据化,和数据中心的数据挖掘异曲同工,正是李明然的老本行。

泽联科这边派去数据中心的员工,基本都是李明然以及相关领域的优秀毕业生,硕士学历起步。名义上,李明然出任技术指导。

“老李,除了你的学生,相关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也可以考察后吸收进来。数据中心的工作科研实力越强越好。待遇上你让同学们放心,高科技人才,一定会有高待遇。”赵泽君说。

“这倒是不用你多说,你赵总出手大方,在科大学生里是出了名的。”

李明然话锋一转,“不过,我还得提醒你,数据中心本质上和科大实验室差不多,都属于高投入,短时间内低产出,但未来前景无限的机构。人员、场地、各种资源,未来几年内,恐怕要占用你大量的资金。”

“钱这一块我心里有数,你只要全力负责技术就行。”赵泽君点点头,数据中心眼前的作用,是把百度和腾讯拉到自己的盟友阵营来,代价则是几年内始终大量烧钱。

“说到钱,我这里倒是有个不大不小的项目,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赵泽君问。

赵泽君对李明然有一定的了解,这位科大的教授,学术科研能力很强,同时,也受到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和很多大学的工科教授一样,手里有技术,也非常希望通过自己的技术能力,改变生活状态。

说白了,想扬名,更想赚钱。

这当然无可厚非,计算机技术必须和商业结合起来,才能迸发出最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所谓的理想和抱负,落在现实中,远远不如现金对生产力的刺激来的剧烈和直接。

回公司的路上,赵泽君考虑过,无论官方博客能否取得成功,未来政府单位、企事业单位,自动化办公都会成为趋势潮流。

这笔生意说大不算大,说小也不算小,对于普通人而言,倒也是一笔天文数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