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我祖上辈辈农耕,能让农户们丰收,是学生应该做的。”周寂年谦虚。

一旁的大井村村长也因此大受表扬,送走了县太爷之后,村长留了周寂年用晚饭。他心情很是激动,若今秋大丰收,他大井村将会是周边最富有的村子,他身为村长,怎么也会有个荣誉在身。

如今村里人聚在一起就要讨论上一二,“你说这读书人怎就这般厉害?能文能下地的,这书里当真有黄金屋?”

“嗤……那也不是人人都能捞着黄金,老周家三个读书人呐,你再看另两个。”

“所以说成家立业,老一辈有道理的。”

“还是人家谢家宁哥儿旺夫啊……”

这家家户户都夸赞周寂年,可把老周家酸坏了,周老大和周老六两家吵起来了!

理由是啥?两家都想去给周寂年做书童,周温书和周寂年两人岁数相仿,做书童倒也不是不行。

这周六丰三十好几的人了,也想跟着周寂年上府学蹭书读,可是他已考了秀才,肯定是落不下脸伺候他侄子的,这可如何是好?

周寂年喝了几杯酒意思意思,倒没醉,村长送他出门,就被叔伯家的给堵在了门口。

周寂年果断装醉,硬是拉着村长,把他送进了老丈人谢大树家。

就这样,第二天一早,还是被堵在了谢家院门口。

周寂年借岳丈家的院子,和叔伯家说清楚,“温书大哥还未成家,这入府学再耽搁了,恐坏了人生大事。伯母莫慌,还是给温书大哥说门亲事,我也是与宁郎成了亲,才转了运。”

他这话说的像是谦虚,其实气坏了周大媳,那谢宁一开始就该是她儿子的,这一通变故……可惜了,如村民说的一样,谢宁真的旺夫啊!

周大媳窝火,脸上笑不住,嘴上求不下去了,转身出了谢家院子去找媒婆了。

周六媳可开心了,以为他家丈夫能跟去府学了,“可不是么!寂年啊,你六叔成家了不怕耽搁,我这就回去给你六叔收拾包袱。”

周寂年不紧不慢地说:“六叔母速去,马车巳时三刻到,我就得去镇上了。”

他胸有成竹,他六叔绝对不会委屈自己给他这个侄子做书童,所以他何不大大方方的应下?

不出他所料,周老六两口子又吵上了,自从去年周寂年说在书上学到的蒸茄干秘方,周六媳就百般瞧不上自家夫君,从娘家被接回来之后腰板就硬气了。可惜她一个妇道人家,也没学到些什么本事,只能是听见什么好就钻什么空子。

这导致她这半年来,闹了不少大大小小的笑话,周六丰也是烦躁的不行,以前媳妇儿话说嘴碎,可是他不理就没事儿了,现如今,不理还不行,不理就闹他!

以前酱壶倒了他看一眼就罢了,现如今被逼的都去扶起来了!他堂堂一个读书人,唉,一提他就心酸。

“你侄子也是个读书人,人家又是精厨艺又是下田地的,还考了案首!你呢?做书童怎地了?他是你侄子,他还真敢使唤你不成?!”周六媳急的抹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