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意听到‘返乡’二字,眼睛一转,也不看看布料了,转身出了布庄,回去写信。
林锦却坚持,“又不用你下田,试试。”
最后到底是买了这件月牙袍子,谢宁心里很是开心,回去关上房门,马上穿给周寂年看,周寂年怎么可能不夸他?夸完还用行动表示,真的很好看,所以他美了一晚上。
第二天,全鱼宴来了一个不用餐的熟人,李时意又一身男装长袄书生打扮,大冬天还拿着一把折扇打开挡在胸前。
谢宁愣愣地接过她递来的信,抬眼认真地听李时意说:“宁哥,你要记得回去之后马!上!给尧哥送去哦。”
“嗯。”谢宁点点头。
李时意有点小骄横:“不许偷看哦!”
谢宁摇摇头,保证道:“我不识字的。”
“太好了!”
“……”谢宁嘟嘴。
“呃……”李时意尴尬地想解释,她虽娇惯但嘴笨,不然也不能总是逗嘴逗不过尧哥,这会儿只好接过小柳手上提着的竹篮,举着放在柜面说:“这是我娘家乡送来的柿饼,宁哥记得吃,记得送信哦!我回啦。”
回家之后,谢宁和周寂年提了一嘴,去把信收进柜子里,听周寂年笑说:“我们马上就有大嫂了。”
谢宁还没转过弯来,“啊?周温书说上亲了?”
周寂年笑笑没回答,继续看书。
……
一月初七,一家四口坐马车回了清水镇,先去了上北胡同。
林桂花还未临盆,瞧着胖了好些,但是气色很好,看得出来在镇上生活很幸福。
周四丰很尊敬三哥一家,毕竟因为周寂年水稻养鱼的法子,好些农家甚至地主员外找他去指挥种水稻,送的银子够他在镇上买了院子的,等媳妇儿生产完,安稳了就迁家。
“容哥儿呢?”林锦坐下吃了好一会儿炒花生,也没见容哥儿,好奇地问。
林桂花挺着大肚子坐在一旁,“王家阿婆给他缝了件袄子,留他用午饭了,晚些就回来了。”
“镇上王家?”
“啊。另一家小门户的……”林桂花笑的很知足,“相中了,岁数是大了些,二十三了,不过有本事哩。”
“怎么说?”林桂花好奇,他知道镇上王家,挺富足。
“父母过世的早,才十六就跑商,还出过海哩,能担事儿。”
“那是挺本事,可以了,将来容哥儿生个儿子,不愁读书贵。”
“我也是这么说蛮。”
“……”
聊了一下午,晚上有酒有肉,周三丰一家在镇上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回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