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拿着好不好?”谢宁指着鞋贩递来的布包,对张之桃说。
张之桃还没反应过来,那小贩又朝前递了递,硬塞在了张之桃怀里,她这才伸手抱住了。
小贩空了手,麻利的接过谢宁递来的碎银,测了又测,最后给找了十几铜板。
张之桃看在眼里,她知道这两双绣花鞋不便宜,小小的她不明白,自己怎么配拥有一双这么贵的绣花鞋?
小女孩心想:他被抓进去了,紧接着她就过上好日子了,她娘也是。
张之桃低着头,一手抱着绣花鞋,一手举起来,递给谢宁,仍然没敢抬头,埋着脑袋瓮声说:“谢谢……哥哥。”
谢宁看着递到面前的手,心里叹了口气,更心疼小女孩了。将竹篮递给衙役,又握住了张之桃的手腕。
谢宁第一次亲眼见这样的家事,这世道,除了他天生好命以外,难道只有像大嫂李诗怡一样,自择良夫才能避免一生不幸吗?
李诗怡出生李府,能出生在府门大家的人又有多少?大多数还是像梅娘这样,到了年纪,父母手一指,被一个陌生的男人背回去,打骂只能挨着,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谢宁打算送小桃回去之后,给她们母女一些费用,尽绵薄之力,对这对可怜的母女照顾一二。
一行人走进葫芦巷子的时候,张之桃又开口了,她问:“他为什么任你打?”
巷子里除了他们四人,再没有旁人了,四周昏暗,安安静静。
谢宁一路都在想她们母女的不幸,听到这个问题的此时更是有一种使命一般,郑重的说:“他说,因为我是他的夫郎,我是他该捧在手心的人。”
张之桃没听懂,为什么该?
她五岁记事,那个叫作‘阿父’的男人刚刚中了秀才,阿父被有钱的老爷聘去做夫子,她知道,阿父去给别人家的儿子教书了。清贫的日子过了不久,柿子开花结果的季节,阿父被辞了,终日锁在书房。几个月后,她记得她才吃了几个甜甜的柿子,阿父就开始外出了。
小小的张之桃以为,阿父又去给别人家的儿子教书了,只是这次很奇怪,阿父白天出去,晚上多晚都会回来,还经常带几个叔叔回家喝酒。
终于有一天,来家里喝酒的叔叔和阿父吵架了,叔叔跪在阿父面前,娘亲躲在屋子里以泪洗面,她缩在角落,看到阿父接过了一个褐色的钱袋子,叔叔离开了她家。
再之后,几乎夜夜都有叔叔来她家,阿父越来越暴戾,天天都要打骂她娘,也包括她……
她不明白为什么阿父天天在书房里,家里却顿顿有肉了。家里已经不缺肉吃了,为什么她和她娘亲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小小的张之桃再也不敢抬头看人了,因为孩子黑白分明清澈无暇的眼睛看着张仁,会换来更狂烈的暴打。
所以今天她被吓到了,大哥哥怎么敢打那个高大伟岸、面容严肃的男人的?
谢宁见小女孩没再开口,以为她听懂了,一行人沉默地走至张家门口。
屋里仅一妇人,所以门反锁上了,俩衙役叩了叩院门,扬声喊道:“张家有人没有?速来开门。”
谢宁怕吓着屋里妇人,摸了摸小女孩的头顶,“叫你娘来开门,这里有烧鸡,带回去与你娘一起吃。”
张之桃以为谢宁要走了,她太想记住这个大哥哥的脸了,于是她鼓起勇气抬起了头……